[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914.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胜;戚兴国;刘丽露;陈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68;H01M10/0566;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二次 应用 | ||
1.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以及0.1wt%-60wt%的用以提供高盐浓度环境的电解质盐或者用以提供电池电解液中消耗物质的添加剂;
其中,所述高盐浓度环境具体为电解液浓度大于等于2mol/L;所述高盐浓度环境通过所述电解质盐或者所述添加剂溶解到电池电芯注入的电解液中而得到;
所述电解质盐或所述添加剂具体包括:六氟磷酸盐、四氟硼酸盐、六氟砷酸盐、双草酸硼酸盐、高氯酸盐、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盐、三氟甲基磺酸盐、双氟磺酰亚胺盐、(三氟甲基磺酰)(正全氟丁基磺酰)亚胺盐、硝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或所述添加剂在所述电池极片中的含量具体为:1wt%-40wt%。
3.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以及0.1wt%-60wt%的电解质盐或者添加剂,加入溶剂中充分搅拌分散,得到浆料;所述电解质盐或所述添加剂具体包括:六氟磷酸盐、四氟硼酸盐、六氟砷酸盐、双草酸硼酸盐、高氯酸盐、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盐、三氟甲基磺酸盐、双氟磺酰亚胺盐、(三氟甲基磺酰)(正全氟丁基磺酰)亚胺盐、硝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电解质盐或者所述添加剂用于溶解到电池电芯注入的电解液中形成高盐浓度环境,所述高盐浓度环境具体为电解液浓度大于等于2mol/L;
将所述浆料进行去泡过筛操作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并烘干;
经辊压操作和真空干燥,形成所述电池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或N,N-二甲基吡咯烷酮。
5.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电池极片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钠离子二次电池或者锂硫电池中。
6.一种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电池极片的二次电池。
7.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用于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池、电动工具的动力电池,以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调峰、分布电站、后备电源或通信基站的储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9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