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假肢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901.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升;徐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贵升 |
主分类号: | A61F2/54 | 分类号: | A61F2/54;A61F2/58;A61F2/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假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假肢。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各公司或机构研制的假肢,根据功能分为美观功能假肢和操作功能假肢。美观功能假肢仅有外观,无活动功能,患者接受程度较低。操作功能假肢根据动力分型大概分为机械和机电控制假肢,很多可以实现不同维度活动或者自适应、有传感器反馈,脑电波控制、甚至意念控制等,仿真程度相当高。但使用时常受电池电量的制约,且握力不易掌控,而且制造工艺复杂,配套设备多,有些还需要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价格高昂,装配复杂,训练周期长,使用者掌握难度大。这些问题限制了假肢在广大普通患者中的应用。
人体手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功能是抓握功能,能简单、经济地实现手的抓握功能,训练周期短,病人容易掌握的假肢目前比较缺乏。
经检索,在申请号为201410776757.X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成型的自身动力驱动假肢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假肢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实现各部件的精细化造型,并在手指、手掌与上臂之间利用弹性绳索驱动,患者屈曲手掌或者前臂时可以带动绳索移动,使手指屈曲产生抓握动作,手掌或者前臂伸直时驱动绳索放松,弹性复位绳索复位伸直手指,这样仅需患者的手掌或者前臂的屈曲、伸直活动就完成了手的抓握功能。对于较大的表面光滑物品时,手指屈曲的范围较小,很难实现抓取,需要拇指与食指配合,来完成夹取动作。
在申请号为201510206137.7中公开了一种上肢假肢,该方案采用拉簧把拇指与手骨架活动连接,利用肘关节的屈曲,通过联动机构中各部件让活动的拇指和其余固定的手指配合抓握物品,方便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在申请文件中提到,只是驱动拇指动作,配合固定不动的另外四指,实现基本的抓握功能。该结构在需要抓握的物体比较小时,拇指需要很大的运动范围,肘关节则需要很大的弯曲角度,因此会影响抓握效率,影响使用效果,与正常人手抓握模拟不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假肢,该假肢通过传动杆的杠杆作用,依次将动作传导到前端关节或者手指,实现前端关节和手指的活动,最终实现手和关节的开闭功能的重建,结构组装简易,训练简单,使用者佩戴及使用方便,避免复杂的培训适应过程,实现假肢的功能恢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假肢,包括上臂固定面、前臂固定套和手指,上臂固定面和前臂固定套之间铰接,其特征在于手指包括拇指和其余的四指,拇指和四指均通过旋转轴与前臂固定套连接,拇指和四指分别通过各自的驱动杆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经前臂固定套,并与上臂固定面连接,通过上臂固定面的转动,带动拇指和四指相对摆动,模拟抓取和张开。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驱动机构为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一端上臂固定面铰接,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四指驱动杆和拇指驱动杆铰接,其中四指驱动杆与四指连接,拇指驱动杆与拇指连接。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驱动连杆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中第一驱动杆为L形结构,其一端与上臂固定面铰接,其下端与第二驱动杆一端连接,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四指驱动杆和拇指驱动杆铰接。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第二驱动杆中部穿过滑套中部的通孔,其中滑套设于前臂固定套前端,与前臂固定套内壁卡紧,在滑套上设有润滑油孔。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四指和四指驱动杆之间设有四指增强骨架,四指与四指增强骨架固定,四指驱动杆与四指增强骨架铰接,四指增强骨架通过旋转轴与手指支撑连接,在四指驱动杆的推拉下,四指增强骨架带动四指绕旋转轴转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拇指和拇指驱动杆之间设有拇指增强骨架,拇指与拇指增强骨架固定,拇指驱动杆与拇指增强骨架铰接,拇指增强骨架通过旋转轴与手指支撑连接,在拇指驱动杆的推拉下,拇指增强骨架带动拇指绕旋转轴转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手指支撑为筒形结构,筒内壁设有弧面及凸起,凸起部位与旋转轴连接,手指支撑设于前臂固定套前端。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上臂固定面为环绕于残留上臂外侧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一条以上、用于固定的绑缚带,在上臂固定面的内部附有上臂增强骨架。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与上臂增强骨架的末端铰接,其铰接位置靠近前臂固定套与上臂固定面铰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贵升,未经徐贵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人工骨植入器
- 下一篇:一种欠驱动假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