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的VPN通信保障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163.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佰玲;傅春乐;何清刚;刘扬;陈彬;张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76/04;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林潮,黄启行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网络 环境 vpn 通信 保障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VPN通信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实时监测移动终端的当前网络状态;
步骤S2、根据当前网络状态与预先记录的前一网络状态确定当前网络变化事件;
步骤S3、根据当前网络变化事件与预先记录的VPN的前一工作状态决策VPN的下一工作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状态包括:无网络接入状态、蜂窝移动网络状态、无线网络状态;网络变化事件包括:网络中断事件、网络切换事件、网络恢复事件;
以及,在步骤S2中,根据如下公式确定当前网络变化事件:
interruptEvent={(x,y)x∈cmNet∪wNet,y∈noNet}(1)
switchEvent={(x,y)|x,y∈cmNet∪wNet,x≠y}(2)
recoverEvent={(x,y)|x∈noEvent,y∈cmNet∪wNet} (3)
式中,x为预先记录的前一网络状态,y为当前网络状态,interruptEvent为网络中断事件,switchEvent为网络切换事件,recoverEvent为网络恢复事件,cmNet为蜂窝移动网络状态,wNet为无线网络状态,noWet为无网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若当前网络变化事件为网络中断事件、且预先记录的VPN的前一工作状态为启动状态,则VPN的下一工作事件为暂停事件;
若当前网络变化事件为网络恢复事件、且预先记录的VPN的前一工作状态为暂停状态,则VPN的下一工作事件为重启事件;
若当前网络变化事件为网络切换事件、且预先记录的VPN的前一工作状态为启动状态,则VPN的下一工作事件为重启事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VPN的下一工作事件为暂停事件之后,监测VPN的暂停状态持续时间t;并且,在VPN的暂停状态持续时间t超过预设阈值T0时,终止VPN服务。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VPN的网络配置信息;并且,在对VPN进行重启时,根据记录的VPN的网络配置信息恢复VPN服务;
其中,所述VPN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用户信息、虚拟网络地址、路由配置信息。
6.一种移动网络环境下的VPN通信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状态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移动终端的当前网络状态;
VPN网络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以及VPN网络配置控制器预先记录的前一网络状态确定当前网络变化事件;
VPN工作状态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网络变化事件与VPN网络配置控制器预先记录的VPN的前一工作状态决策VPN的下一工作事件;
VPN网络配置控制器,用于记录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和VPN的工作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络状态包括:无网络接入状态、蜂窝移动网络状态、无线网络状态;网络变化事件包括:网络中断事件、网络切换事件、网络恢复事件;
以及,VPN网络连接控制器根据如下规则确定当前网络变化事件:
interruptEvent={(x,y)x∈cmNet∪wNet,y∈noNet}(1)
switchEvent={(x,y)|x,y∈cmNet∪wNet,x≠y}(2)
recoverEvent={(x,y)x∈noEvent,y∈cmNet∪wNet}(3)
式中,x为预先记录的前一网络状态,y为当前网络状态,interruptEvent为网络中断事件,switchEvent为网络切换事件,recoverEvent为网络恢复事件,cmNet为蜂窝移动网络状态,wNet为无线网络状态,noWet为无网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