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5486.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春;郭冬梅;王建;许礼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1/28;G01N1/31;G01N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 结核分支杆菌 自动检测设备 冲洗装置 染色装置 旋片装置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自动化操作 脱色 机身前部 医疗机械 染色 复染 右部 左部 病菌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身、旋片装置、抹痰装置、染色装置和冲洗装置;所述的机身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的旋片装置位于机身中部,抹痰装置位于机身左部,染色装置位于机身前部,冲洗装置位于机身右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其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过程中,实现了涂痰膜、染色、脱色和复染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了医务人员接触病菌的时间,有益于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1~4X0.4μm。牛分枝杆菌则比较粗短。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特别是有大量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染料的穿入。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现有的结核分支杆菌检测实验为:
1、实验器材:痰瓶、初染液、脱色剂、复染液、竹签、玻片、酒精灯、染色架、加热棒、玻片保存盒、显微镜和镜油等
2、实验步骤:
(1)采集患者痰液,收集到痰瓶内;
(2)用铅笔或玻璃刻刀在玻片上标注上序号;
(3)核对痰瓶与化验单上的标识;
(4)用竹签挑痰抹于玻片上,均匀涂抹成椭圆形;
(5)玻片静置,自然干燥,干燥后置于染色架上;
(6)将加热棒放置在酒精溶液中,再用酒精灯点燃加热棒;
(7)加初染液,盖满玻片痰膜;
(8)用加热棒对玻片加热至初染液出现蒸汽,再使玻片脱离火焰,保持染色5min;
(9)轻缓的用水流冲洗玻片,再加脱色剂,用水清洗至无红色;
(10)加复染液,染色30s,再用清水冲洗;
(11)通过痰膜的透光度来确定痰膜涂抹的厚度是否合格;
(12)将合格后的玻片滴上镜油,再用显微镜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在一定范围内的数量。
上述实验过程为结核分枝杆菌现有的一般检测步骤,在实验过程中,人要长时间接触结核分枝杆菌,给医务人员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而现有技术中,还未存在一种能够在对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人工操作的自动化设备,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设备,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其能够通过抹痰装置来实现在玻片上自动涂抹痰膜;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其能够通过染色装置来实现在涂抹了痰膜的玻片自动进行初染、酒精加热、脱色和复染作业;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其能够通过冲洗装置来实现对染色过程中玻片上液体的自动清洗;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结核分支杆菌自动检测设备,其旋片装置上四块旋转板的转动设计,使得本发明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作业,减少了检测不同痰液样本之间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体透明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