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908.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李诗武;高蒙;秦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9/651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性质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所述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R2独立的为氢、C1‑18烷基、卤素、C1‑18烷基氧基、C1‑18烷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R6为直链、C1‑6亚烷基;R3,R4,R5为C1‑30烷基、C1‑18烷基氧基、C1‑18烷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A‑为碘离子。所述荧光探针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对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可用于检测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离子取代协同作用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检测方面的用途,尤其涉及其在检测肝素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肝素是一种带高密度负电荷的硫酸化多糖,可以和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学上重要的蛋白质进行结合。例如其可以和抗凝血酶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抗凝血功能,在临床上常用作抗凝血剂。然而,过量的肝素可诱导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因此,开发一种灵敏且可定量检测肝素以了解其正常和病理功能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肝素已在高选择性,操作简便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然而,在紧密包裹的静电络合物中它们的荧光发射有发生聚集诱导猝灭(ACQ)的缺点。因此难以用这类ACQ荧光探针定量检测肝素。开发无自猝灭缺点的荧光探针用于定量检测肝素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基于分子内运动受限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相对于自猝灭荧光探针拥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优良的信噪比等显著的优势,成为了新一代的荧光生物探针。具有AIE性质的衍生物被开发用于定量和点亮检测肝素,与自猝灭型荧光探针相比有显著的优势。然而,这些荧光探针具有复杂的合成步骤和有限的灵敏度。因此提供一种超灵敏性且易于制备的AIE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和离子取代协同作用的荧光探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检测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基于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和离子取代协同作用的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2独立的为氢、C1-18烷基、卤素、C1-18烷基氧基、C1-18烷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R6为直链、C1-6亚烷基;R3,R4,R5为C1-30烷基、C1-18烷基氧基、C1-18烷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A-为碘离子;
所述的芳基指具有6-20个碳原子的单环或多环芳族基团,优选为苯基、萘基、蒽基或芘基;
所述的杂芳基指具有2-20个碳原子、1-4个选自N、S、O杂原子的单环或多环杂芳族基团,代表性的杂芳基包括:吡咯基、吡啶基、嘧啶基、咪唑基、噻唑基、吲哚基、氮杂萘基、氮杂蒽基、氮杂芘基。
所述R1,R2独立的优选为氢、C1-6烷基、卤素、C1-6烷基氧基、C1-6烷基硫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