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908.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李诗武;高蒙;秦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9/651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性质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2独立的为氢、C1-6烷基、卤素、C1-6烷基氧基、C1-6烷基硫基;
R3,R4,R5中至少一个基团为C4-8烷基,另两个基团为C1-8烷基;
所述R6为亚甲基;A-为碘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R1为氢,R2为氢,R3、R4、R5都为丁基,R6为亚甲基,A-为碘离子时,
所述荧光探针为三丁基(4-羟基-3-(4-氧代-3,4-二氢喹唑啉-2-基)苄基)膦碘化物,其结构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有机溶剂中,将式II化合物与式III化合物在碘单质的催化氧化下进行反应,后续处理,得到荧光探针即式I化合物;
所述式II化合物结构为所述式III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I化合物R2~R6和式III化合物结构中的R1与式I化合物中相关基团的定义相同;式II化合物中B-为阴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碘单质的摩尔比为1:(0.8~1.2):(0.8~1.5);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所述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所述后续处理是指产物需去除碘单质、然后洗涤、干燥,重结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是由式IV化合物与式V化合物反应得到;
所述式IV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所述式V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2~R6以及B-与式II化合物中相关基团的定义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V化合物:式V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0~8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12小时;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所述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为含有磺酸根的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且所述的水溶性阴离子聚合物为富含阴离子的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9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