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6727.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佩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有废砖 再生 利用 骨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是:它是由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份组成:胶凝材料1‑1.6份、细骨料1‑1.7份和再生利用粗骨料1.2‑2.5份。本发明的混凝土大大减少了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处理,减轻了环境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建筑垃圾逐渐引起我们的重视。建筑垃圾是主要指砖瓦、混凝土等工程废弃物。我国正处于高速大规模基本建设时期,近年来我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房屋建筑的施工面积达91.88亿平方木,竣工面积高达21.98亿平方米,2009年至2011年房屋建筑的年平均竣工面积已超过20亿平方米,此外城市改造每年拆除的老旧建筑达4亿平方米。由此可见,建筑垃圾在城市建设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如此大规模的建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回填与堆放,将其资源化再利用的比率不足1%。建筑垃圾的大量填埋与堆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是侵占破坏土地,加剧了土地资源紧张;二是污染环境,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和整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安全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处理,减轻了环境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其特征是:它是由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份组成:胶凝材料1-1.6份、细骨料1-1.7份和再生利用粗骨料1.2-2.5份。
所述的胶凝材料是由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份组成:废粘土砖粉300-600份、高钙粉煤灰500-600份、纳米粘土5-20份、硼砂3-7份、减水剂8-30份、水500-1260份。
所述的废粘土砖粉是由废粘土砖通过破碎机破碎、筛分设备筛分制得,其粒径为0.08~0.4mm,高钙粉煤灰为含氧化钙在15%以上;纳米粘土粒径为30~200nm。
所述的减水剂是由以下原料按下述重量份组成:丙酮25份、木质素磺酸钙18份、尿素9份、甲醛3份、页岩灰6份、亚硫酸氢钠2份、三聚氰胺3份和苯酚4份。
所述的细骨料是粒径在4.75mm以下的砂。
所述的再生利用粗骨料是由废石、砼块料通过破碎机破碎、筛分设备筛分制得,其粒径5-31.5mm。
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
1)将拆除的建筑物垃圾的废粘土砖与废石、砼的块料分开;
2)将废粘土砖通过破碎机破碎、筛分设备筛分制得废粘土砖粉,其粒径为0.08~0.4mm;
3)将废石、砼块料通过破碎机破碎、筛分设备筛分制得再生利用粗骨料,其粒径0.5-31.5m;
4)取步骤2)的废粘土砖粉300-600份与高钙粉煤灰500-600份、纳米粘土5-20份、硼砂3-7份、减水剂8-30份和水500-1260份搅拌混合得到胶凝材料;
5)步骤3)的再生利用粗骨料1.2-2.5份与步骤4)胶凝材料1-1.6份及细骨料1-1.7份混合即可。
所述的再生利用粗骨料分为:I再生利用粗骨料和Ⅱ再生利用粗骨料;其中,I再生利用粗骨料的粒径为15-31.5mm;Ⅱ再生利用粗骨料的粒径为5-15mm;
再生利用粗骨料的制备具体步骤是:
步骤1)将废石、砼块料经过I破碎机初碎,除去泥土及轻质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