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3511.7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指纹识别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以及 应用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应用该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被广泛的应用,用户对便携式电子装置提出了更多的功能需求。指纹识别装置由于具有隐私保护功能而被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以增加用户体验。指纹识别装置可分为光学式、电容式、声波式等。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因其操作不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且具有寿命长、解析度高而得到广泛应用。
超声波指纹识别元件能够识别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元件上的手指的指纹。当使用者将其手指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元件的表面上时,使用者的手指的指纹将被识别,进而验证所述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在传统结构中,超声波识别元件中的超声波感测单元与其防护层之间还有至少一层粘胶层。超声波感测单元中的一电极为银浆,银浆及粘胶层均通过网印的方式制备,该制备过程易使结构中产生气泡。结构中存在的气泡会对超声波识别元件的感测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消除或避免该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该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有效解决因结构中存在的气泡而对超声波识别元件的感测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使辨别结果更加准确。
另,还提供一种该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及应用该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装置。
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电路基板、一形成于该电路基板表面的超声感测单元以及信号传输单元,该电路基板上含有电路,该超声感测单元包括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一表面并与该电路电连接的一第一电极、一压电聚合物层以及一第二电极,该信号传输单元电连接该电路和该第二电极以实现信号传输,该第二电极与压电聚合物层直接接触,该第二电极为该超声感测单元的外层防护结构。
一种上述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电极板,在该电极板的一表面涂布一压电聚合物层;
使压电聚合物层干燥并结晶极化成型;
提供一软性电路板,将该软性电路板与电极板未形成有该压电聚合物层的表面电性连接;
提供一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上含有电路以及位于电路基板的表面与该电路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并在该电路基板形成该第一电极的表面区域涂布一粘胶层;
将所述形成有该压电聚合物层的电极板置于该第一电极之上,使该粘胶层与该压电聚合物层粘结;
将所述软性电路板与该电路基板的电路电连接。
另一种上述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上含有电路以及位于电路基板的表面与该电路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并在该电路基板形成该第一电极的表面区域涂布一压电聚合物层;
通过干燥工艺使该压电聚合物层湿度降低,但并未使其干燥结晶;
提供一电极板,将该电极板贴合于该压电聚合物层远离电路基板一侧表面;
使该压电聚合物层完全干燥并结晶极化成型,该电极板由此与该压电聚合物层粘结在一起;
使该第二电极与一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同时使该电路基板的电路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传统结构中,第二电极与防护层之间还有至少一层粘胶层,第二电极及粘胶层均通过网印的方式制备,该制备过程易使结构中产生气泡。而本发明的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中,第二电极兼具防护层的作用,因此,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相较于传统结构在制程上减少了多次网印制程,避免了网印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对超声波感测结果的影响,不需要在第二电极表面再额外设置防护层,使感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由于第二电极还兼具防护层的作用,使得产品结构更为简单,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需要穿透的材料层数大大减少,减少了杂讯的产生且节省了材料和制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沿II-II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沿V-V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发明声波式指纹识别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8为图7沿VIII-VIII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3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