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3043.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冠净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201/00 | 分类号: | C09J201/00;C09J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溶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材料复合工艺所需的制造成本低、粘合强度高、透气性能优、无特殊异味的新型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空气净化材料的复合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熔喷材料和聚酯基布材料进行喷胶复合处理,而喷胶复合工艺是为了实现二种不同材质的面料达到粘合但又不降低材料的透气性的效果。其粘合多采用热熔胶,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系固体,便于包装、运输、存储、无溶剂、无污染、无毒型;以及生产工艺简单,高附加值,黏合强度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但是,在空气净化材料的复合工艺生产过程中,目前大部分采用的都是EVA(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主成分的热熔胶,这种热熔胶直接使用在空气净化材料的复合粘合过程中存在三个弊端:第一是EVA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加热温度时间长、温度高(150-175℃)从而造成设备升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热能耗大等问题;第二是EVA胶使用过程中粘合效果不理想,降低了复合材料的透气性。第三是使用了EVA胶的产品颜色发黄,材料有特殊的醋酸味,不利于产品在空气净化材料市场上的销售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热熔胶制备成本低、粘合强度高、透气性能优、无特殊异味,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热熔胶,其所包含的各组分和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为:
聚合物基体50~60重量份;
粘度调节剂5~10重量份;
增稠剂8.5~10重量份;
增塑剂10~15重量份;
全规聚丙烯5~10重量份。
优选的方案,所述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为:聚合物基体60重量份;粘度调节剂10重量份;增稠剂8.5重量份;增塑剂11.5重量份;全规聚丙烯10重量份。
其中,聚合物基体为VESTOPLAST792,粘度调节剂为VESTOWAX A616,增稠剂为EASTOTAC@H130或FORAL@105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为聚丁烯增塑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合物基体加入反应釜中,并向其内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进行均匀性搅拌,得到稀释后的聚合物基体;
S2、将稀释后的聚合物基体搅拌10分钟,后加热至150℃,然后加入粘度调节剂、增稠剂、增塑剂并搅拌均匀;
S3、将步骤S2所得溶液搅拌30分钟后,加入全规聚丙烯进行均匀性搅拌既得所述新型热熔胶。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聚丁烯增塑剂。
进一步优选的,以上制备方法中所使用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聚合物基体50~60重量份;
粘度调节剂5~10重量份;
增稠剂8.5~10重量份;
增塑剂10~15重量份;
全规聚丙烯5~10重量份。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包含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聚合物基体60重量份;
粘度调节剂10重量份;
增稠剂8.5重量份;
增塑剂11.5重量份;
全规聚丙烯10重量份。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基体为VESTOPLAST792,所述粘度调节剂为VESTOWAX A616,所述增稠剂为EASTOTAC@H130或FORAL@105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为聚丁烯增塑剂。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新型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稀释后的聚合物基体(VESTOPLAST792)内加入粘度调节剂(VESTOWAX A616)、增稠剂(EASTOTAC@H130/FORAL@105)、增塑剂(聚丁烯),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全规聚丙烯(ipp)提高了其粘合性、透气性,使所得胶水可以快速渗透到熔喷材料的布面中去,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经过所得新型热熔胶复合后的产品具有更好的粘度强度和透气性,并且节约大大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冠净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冠净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3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