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962.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利;何凤霞;廖建国;李海艳;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18/02;C04B38/00;B28B1/04;B28B11/24;B28B13/0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透水 混凝土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透水混凝土制品的原材料包括复合骨料、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和水的重量比为2.5~3.5:1:0.003~0.03:0.25~0.35,复合骨料由再生骨料和轻骨料组成。本发明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制品具有不同梯度的透水性,透水率多样化,且所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制品性能稳定,在制备过程中易振捣密实。本发明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制品的28d抗压强度为10~20MPa、透水率为0.5~10mm/s。而采用本发明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可一次性完成工程施工,且可获得与现有技术中分多次施工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建筑材料领域的追求目标。透水混凝土制品又称多孔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生态型的道路材料,具有透水性,能较快消除道路、广场积水,减轻城市排水负担;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态平衡;在吸热和储热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盖的地面,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吸音作用,可减少环境噪声;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尘),减少扬尘污染;拥有系列色彩配置,可以根据周围环境需要进行设计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是传统铺装和一般透水砖不能实现的特殊铺装材料。总之,透水混凝土制品是一种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新技术,有利于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
由于透水混凝土制品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现有技术中的透水混凝土制品制品存在透水率单一、振捣不易密实、产品性能差异较大、工程质量保修问题突出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该透水混凝土制品技术的推广应用。再者,现有技术中用于铺筑透水混凝土路面时,需要两次施工(为了得到不同透水率的路面),即先在底部施工一层透水率较大的混凝土,此混凝土骨料的粒径也相应地较大;再在上面施工一层透水率较小的混凝土,此混凝土对应的骨料粒径也较小;此类施工方案需要分两次施工,故其操作效率低、施工工艺繁琐、工程进度较慢、成本高。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改造,产生了大量建筑废弃混凝土垃圾,如何有效处理该建筑废弃混凝土垃圾也是亟待我们解决的环境问题。如果能对这些废弃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不仅节约成本,降低建筑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还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透水混凝土制品存在透水率单一、振捣不易密实、产品性能差异较大、工程质量保修问题突出、施工工艺繁琐及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建筑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制作透水性混凝土,这是一种以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粗骨料的透水性混凝土,这种生态性透水混凝土制品不仅增加了废弃混凝土高附加值的使用途径,减少了天然骨料开采数量,降低了配制透水材料的成本;本发明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制品具有不同梯度的透水性,且所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制品性能稳定,在制备过程中易振捣密实,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所述透水混凝土制品的原材料包括复合骨料、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和水,且所述复合骨料、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和水的重量比为2.5~3.5:1:0.003~0.03:0.25~0.35。
在如上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优选,所述复合骨料由再生骨料和轻骨料组成,且所述再生骨料和轻骨料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成所述复合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力巡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