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1962.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利;何凤霞;廖建国;李海艳;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18/02;C04B38/00;B28B1/04;B28B11/24;B28B13/0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透水 混凝土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制品的原材料包括复合骨料、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和水,且所述复合骨料、胶凝材料、复合外加剂和水的重量比为2.5~3.5:1:0.003~0.03:0.25~0.35;
所述复合外加剂由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和早强剂组成;所述减水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缓凝剂和所述早强剂按重量比为4~6:1~3:0.5~3:0.1~0.5的比例混合成所述复合外加剂;
所述复合骨料由再生骨料和轻骨料组成,且所述再生骨料和轻骨料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成所述复合骨料;
所述再生骨料为建筑废弃混凝土加工制得的粒径为5mm~10mm、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的单粒级再生骨料;所述轻骨料是粒径为3mm~5mm、堆积密度不大于1000kg/m3的人造陶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和所述轻骨料均为饱和面干状态的骨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组成,且所述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所述矿粉按重量比为6~8:1~2:1~2的比例混合成所述胶凝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为42.5级或52.5级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II级或II级以上等级的粉煤灰;所述矿粉为S95或S95以上等级的矿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所述缓凝剂为葡萄糖类缓凝剂,所述早强剂为三乙醇胺类早强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0%~40%;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增稠剂。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复合骨料、胶凝材料、水和复合外加剂按照所需配比称取后并加入到搅拌机中,高速搅拌均匀,得拌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拌合物注入模具内,且注入的拌合物高度应高出模具高度;所述模具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穿孔洞;
3)将步骤2)得到的盛装有拌合物的模具放置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实成型;
4)将步骤3)中振实成型后的拌合物进行养护、拆模,得梯度型透水混凝土制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穿孔洞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孔径为1~2mm、孔距为2~4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的孔径为1mm、孔距为2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形孔呈矩阵结构排列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底面。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注浆时,拌合物高度高出模具高度的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9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力巡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