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015.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之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16;D01F1/10;B29B9/06;B29C5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抛光 配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手机镜片特别新兴起的3D手机镜片研磨抛光上采用传统的动物毛(猪毛)或普通塑胶丝与人造革材料制作的抛光刷丝,出现如下弊端:1) 对镜片的磨损刮花太多,不良产品多;2)抛光效果不理想;3)特别有弧度的3D手机镜片,要么把镜片弧度凸面损伤磨平,要么就对弧底陷部无抛光效果,留有死角;4)抛光材料损伤太快,容易弯曲变形;5)材料价格太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该3D镜片抛光刷丝耐磨性好、回弹性好、拉伸力强,有效提高3D镜片的抛光效果,减少镜片的损耗率和不良品,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按百分比计成分如下: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30%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1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22%
二苯基碳酸酯(PC)3%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 6%
聚缩醛(POM) 28%
透明剂1%。
本发明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按百分比计成分如下: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50%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10%
二苯基碳酸酯(PC)5%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 6%
聚缩醛(POM) 28%
透明剂1%。
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方成分备料,烘干搅匀;
步骤二:采用双螺杆造粒;
步骤三:拉丝;
步骤四:回收、打包装箱。
本发明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方成分备料,烘料均匀;
步骤二:均匀搅拌两次;
步骤三:拉丝;
步骤四:回收、打包装箱。
其中,所述步骤二的双螺杆造粒的温度为230-245°。
其中,所述步骤三拉丝的温度为245-255°,其拉伸倍数为5.3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按百分比计成分如下: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30%,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1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22%,二苯基碳酸酯(PC)3%,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6%,聚缩醛(POM)28%,透明剂1%;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配方成分备料,烘干搅匀;步骤二,采用双螺杆造粒;步骤三,拉丝;步骤四,回收、打包装箱。本发明具有耐磨性好、回弹性好、拉伸力强,有效提高3D镜片的抛光效果,减少镜片的损耗率和不良品,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按百分比计成分如下: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30%,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1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22%,二苯基碳酸酯(PC)3%,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6%,聚缩醛(POM)28%,透明剂1%;
其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方成分备料,烘干搅匀;步骤二,采用双螺杆造粒,其造粒温度为230-245°;步骤三,拉丝,拉丝的温度为245-255°,其拉伸倍数为5.3倍;步骤四,回收、打包装箱。
实施例二,一种3D镜片抛光刷丝的配方,按百分比计成分如下: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50%,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10%,二苯基碳酸酯(PC)5%,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6%,聚缩醛(POM)28%,透明剂 1%;
其制备方法有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配方成分备料,烘料均匀;步骤二,均匀搅拌两次;步骤三,拉丝,拉丝的温度为245-255°,其拉伸倍数为5.3倍;步骤四,回收、打包装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之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之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机器人机械手臂上的电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