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006.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万春和;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翠腾;陈红梅;傅秋玲;刘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分 clade2 3.4 clade7 h5aiv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引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利用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血凝素基因(HA)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存在GC含量差异来设计。利用本组引物对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均可有效扩增,但其在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后生成的熔解曲线存在熔解温度(Tm值)差异来对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进行有效区分。配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连接的电脑并利用仪器自带的分析软件,可达到仅需一组引物,即可特异性的对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感染情况进行鉴别诊断。本发明鉴定方法简单,效率和准确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传染病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背景技术
禽流感(Avian influne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家禽及野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 subtype avian influenzavirus, H5 AIV)引起的感染目前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关于流感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878年来自意大利的一次报道,随后世界各地陆续发生流感的暴发和流行。1996年,在我国分离到的第一株H5N1亚型HPAIV [A/Goose/Guangdong/1/96(H5N1),GS/GD/96],紧接着香港于1997年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事件,这是第一个禽源流感病毒未经中间宿主而直接感染人的证据。由于从祖源病毒GS/GD/96进化出多个谱系且命名不统一,为此WHO、FAO和OIE联合制定了H5N1 HPAIV统一分类准则将H5N1 HPAIV分为0~9共计10个不同clade。其中clade 2.3.4最早于2003~2006年间流行于中国、越南、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病毒株,2006~2009年clade 2.3.4分支在我国很多地区是优势流行株;而2010年后虽然逐渐被clade 2.3.2分支取代,但是clade2.3.4分支依然在我国很多地区流行着。近年来, clade 7.2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在部分地区流行,对clade 2.3.4和clade 7.2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针对clade 2.3.4 H5 AIV的疫苗(Re-5株)和clade 7.2 H5 AIV的疫苗(Re-7株)已研制成功,对clade 2.3.4和clade 7.2 H5 AIV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指导H5 AIV相应疫苗的科学使用。
然而,clade 2.3.4和clade 7.2二者之间的HA基因序列同源率高达92.7%(以经典参考毒株比较为例),很难通过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别。
本发明的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仅需1组引物对(2条引物)即可有效对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进行有效区分。该引物根据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血凝素基因(HA)所存在的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差异来设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后生成的熔解曲线的Tm值和其GC含量正相关的特点,通过观察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经该组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后的熔解曲线Tm值差异,即可精确对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感染情况进行准确鉴别诊断,相关研究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本发明可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组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及其应用,该引物能有效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感染(或共感染),为科学防控 H5 AIV提供技术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YZ三自由度精密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子母式快递投放机器人
- 使用高效酮醇酸还原异构酶发酵生产异丁醇
- 基于序列多态性区别clade 2.3.4和clade 2.3.4.4 H5 AIV的PCR-RFLP方法
- 区别clade2.3.4和clade2.3.4.4H5 AIV的PCR-RFLP方法
- 区分clade 2.3.2.1和clade 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7.2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2.3.2.1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2.3.4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Fe<base:Sub>3
- 使用高效酮醇酸还原异构酶发酵生产异丁醇
- 基于序列多态性区别clade 2.3.4和clade 2.3.4.4 H5 AIV的PCR-RFLP方法
- 区别clade2.3.4和clade2.3.4.4H5 AIV的PCR-RFLP方法
- 区分clade 2.3.2.1和clade 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2.3.4和clade7.2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2.3.4和clade2.3.2.1 H5 AIV的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7.2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2.3.2.1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区分clade 2.3.4和clade 2.3.4.4 H5 AI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
- 一种用于抗流感病毒的Fe<base:S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