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927.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春;徐绍亮;马砺;邓军;杨元博;袁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1/07 | 分类号: | A62C31/07;A62C3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邢立立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成份 水雾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涉及一种灭火系统,为了解决快速灭火和消烟,隔绝火灾蔓延,提高救援效率。其包括水箱(1)、两位三通电磁阀门(2)、液位控制器(3)、启动装置(4)、第一高压水泵(5)、第二高压水泵(6)、循环计时器(7)、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细水雾喷头组交替设置。本发明通过循环计时器控制细水雾喷头组出水,实现了脉冲式出水控制方法;既能够起到扑灭及抑制火灾的目的,又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提高能见度,从而提高了人员逃生率,降低了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飞速上升,现代化办公场所、购物场所、交通和其余公共场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危险也同时伴随,最为常见的危险之一就是火灾。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大约4万起,死伤人数达上千人,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火灾危害主要是热量、烟气和缺氧这三种因素的作用。对于多数火灾而言,热量和燃烧直接造成财物损失,烟气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在火场上,对绝大多数被困人员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火灾烟气,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和烈火,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因窒息和烟气中毒造成的人员伤亡可占火灾总伤亡人数的50-80%。其原因是,办公场地、购物商场等一些人员密集相对封闭场所在内部装修时,采用含有大量纤维物质的材料(如:木材、竹等)和高分子材料(如:各种塑料、人造丝等)。这些物质在火灾形成的高温条件下,会分解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伴随着大量浓烟,这些有害气体就像暗箭一样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有时受灾者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火光,就已深受其害,失去了行动能力,以至窒息或中毒死亡。
火灾发生时,火灾发生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如在空间狭小、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内,一方面会导致火灾发展迅速,快速蔓延,使浓烟集聚在火灾现场内,浓烟降低了火灾现场能见度,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及救援人员定位受困人员,延长了救援时间,加剧了救援与受困人员的恐怖心理,严重威胁受困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狭小的空间内,加剧了火焰热辐射强度,使得火势迅速蔓延,造成火灾现场大量的财物损失,加大了救援难度。因此,如何解决快速灭火和消烟,隔绝火灾蔓延,提高救援效率,降低火灾发生对人员与财务损失,是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脉冲方式,用普通细水雾和添加剂细水雾先后来喷洒火灾和消减烟气的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够起到扑灭、抑制火灾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够消减及抑制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提高人员逃生率,降低因烟气产生的窒息死亡的概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脉冲式变成份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水箱、两位三通电磁阀门、液位控制器、启动装置、第一高压水泵、第二高压水泵、循环计时器、至少一组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和至少一组细水雾喷头组;
所述水箱包括完全隔绝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被清水占据,所述第二空间被含有灭火添加剂的水占据;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输送至所述第一高压水泵,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水还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一进水口,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水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另一进水口,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的液位控制器探头置于第一空间内,所述液位控制器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门电连接;
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水泵控制柜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水泵和第二高压水泵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第五管道,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组通过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与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水雾状细水雾喷头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