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发光带及发光二极管发光带的配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783.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温克勒;马蒂亚斯·玻特契尔;马丁·埃嫩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斯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19/00;F21V23/00;F21V23/06;F21K9/90;F21S41/141;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德国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光带 配置 | ||
1.一种用于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带(1)包含:
一基板(2),沿着一条带的一长度方向(3)延伸;
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4),配置在所述基板上或所述基板(2)中,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沿着所述长度方向(3)配置成至少一行;
至少两个接点条(5,6),配置为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供应电能;
其中每个所述接点条(5,6)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基板(2)的一侧面依所述长度方向(3)各自地延伸;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带(1)的一横向或倾斜方向(7)上至少部分地接通所述接点条(5,6),
多对接点条(5,6,5’,6’,5”,6”)为沿着所述长度方向(3)成一行设置,使得每对接点条(5,6,5’,6’,5”,6”)对应于所述发光带的一独立区段(9,9’,9”),及
每对接点条(5,6;5’,6’;5”,6”)被配置成可单独控制以单独地驱动或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带(1)的相应区段(9;9’;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的一表面配置有一高反射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被配置为可塑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包含一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与至少一个所述接点条(5;6)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点条(5,6)各自包含多个端子(8)用于附加地将一供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一个相应接点条(5)的一第一端子(8’)设置在所述接点条(5)的一区段且不同于一第二端子(8”)的区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条(5,6)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发光带(1)与另一个发光带(1’)相配合或接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条(5,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端部(10)被形成为凹形或插座形,并且被配置为容纳其他发光带(1’)的一端部(11),或容纳其他发光带(1’)的至少一所述接点条(5,6)的一端部(13;
14),或用于容纳其他发光带(1’)的所述基板(2)的一端部(1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带(1)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连接所述接点条(5,6;5’,6’;5”,6”)且平行于所述发光带(1)的至少一其他部分的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带是一板上芯片型发光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各成对对应的所述接点条(5,6,5’,6’,5”,6”)彼此隔离或远离,并且每对所述接点条(5,6;5’,6’;5”,6”)被配置为对所述发光带(1)的相应区段(9;9’;9”)的发光二极管芯片(4)供应电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带,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至少一行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4)以一预定距离(x1)彼此分开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斯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沃斯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