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486.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旬;王晓东;艾矫健;王建功;夏银锋;赵虎;徐海卫;范红妹;旁二帅;周政;毕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02;C22C38/06;C22C38/14;B21C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1~0.01%,Si:0~0.03%,N:0~0.005%,Al:0.02~0.05%,Ti:0.02~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产上述超低碳钢的方法,将经冶炼获得的化学成分如上述所述的板坯进行加热后,经过半连续式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所述精轧时,精轧出口通长的轧制头尾速度差控制在≤1.5m/s,精轧末机架加速度控制在≤0.02m/s2,保证带钢轧制的速度均匀;将所述热轧板经层流冷却后卷取获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低碳钢性能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传统的热轧机组进行超低碳钢轧制时,通常采用奥氏体区轧制,加热炉加热到1200℃,在奥氏体区进行轧制,轧制完毕后再冷却到铁素体区。热轧工序的70%的能耗源于板坯加热,引发一系列的成本,环保等问题。同时,常规的轧制工艺由于板坯温度高,轧制过程温度降低速率大,导致板坯的头部和尾部温差差大,尤其是轧制3.0mm以下的薄规格产品,带钢头尾温度差大,导致长度方向性能不均匀。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轧辊和带钢表面存在剪切应力,导致带钢成品的表层和心部存在显著的组织差异,影响厚度方向的性能均匀性。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采用传统热轧机组进行超低碳钢铁素体轧制时,由于轧制过程板坯头尾温度不均匀,导致带钢成品的头尾组织和性能存在差异,由于轧制速度变化,轧制冷却水和轧制润滑使用不合理,轧辊和带钢表面的剪应力不断变化,导致带钢成品的表层和心部存在显著的组织差异,导致成品头尾性能存在波动,表层和心部的硬度也存在波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超低碳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低碳钢性能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一种超低碳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C:0.001~0.01%,Si:0~0.03%,N:0~0.005%,Al:0.02~0.05%,Ti: 0.02~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超低碳钢的方法,包括:
将经冶炼获得的化学成分如上述所述的板坯进行加热后,经过半连续式粗轧、精轧获得热轧板,所述精轧时,精轧出口通长的轧制头尾速度差控制在≤1.5m/s,精轧末机架加速度控制在≤0.02m/s2,保证带钢轧制的速度均匀;
将所述热轧板经层流冷却后卷取获得成品。
进一步地,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时,将所述板坯头部的温度控制在1110± 20℃,所述板坯尾部的温度控制在1090±20℃,加热时间控制在150~200min。
进一步地,将加热后的板坯经过精轧时,精轧入口温度控制在840±20℃。
进一步地,将加热后的板坯经过精轧时,精轧机组F1-F7通长投入轧制润滑油,各个机架的轧制油用量控制在≥80ml/min。
进一步地,根据温度动态调整轧制过程的精轧机架间的冷却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带充电装置的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