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及人眼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356.7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马振鹤;冯亮;周红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相干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1.一种使用光学相干人眼测量装置测量角膜前表面干涉光谱信号的方法,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伺服电机(41)以及计算机(37),基于旋转玻璃块的快速变焦单元(B),使用转盘切换的多参考臂切换单元(C),使用光电触发单元(D)使变焦和参考臂切换同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通过第二光纤(4)与快速变焦单元(B)光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通过第三光纤(15)与多参考臂切换单元(C)光连接,计算机(37)通过第一信号线(36)和第二信号线(38)分别与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以及光电触发单元(D)电连接,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输出的两路光分别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和多参考臂切换单元(C),伺服电机(41)驱动转盘(42)旋转,对低相干光干涉单元(A)输出的光进行变焦以及光路切换,沿所述转盘的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为弧形孔,所述第一至第四探测孔以及第一至第四参考孔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5°,所述第一至第三探测孔的弧长相同,第四探测孔的弧长大于所述第一探测孔的弧长;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的弧长依次增加,所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至第四光电触发通孔,所述光电触发通孔为圆形,且两个光电触发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探测孔以及第三探测孔上分别装有第一透明片和第二透明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第一光纤准直器(5)进入快速变焦单元(B)的探测光依次经过第一半透半反镜(6)、第一透镜(7)、转盘(42)上的第一探测通孔(2-1)后,经过第二透镜(8)、第三透镜(9)、第一反射镜(10)、第二半透半反镜(13)、第五透镜(14)后,聚焦在被测试者的角膜前表面(43)上,之后该路探测光的反射光按原路返回到第二光纤(4)中;
经第二光纤准直器(16)进入多参考臂切换单元(C)的参考光经第三半透半反镜(17)通过转盘上的第一参考孔(2-5)后,进入角膜的参考臂,经第六透镜(18)汇聚到第四反射镜(19)上,之后该路参考光的反射光原路返回到第三光纤(15)中;
第二光纤(4)和第三光纤(15)中的反射光返回至光纤耦合器(3),经第四光纤(31)进入第三光纤准直器(32)的光在其准直作用下变为平行光,接着照射到光栅(33)上,由光栅(33)分光后经过第十透镜(34),得到的干涉光谱成像于线阵相机(35),最后经线阵相机(35)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光电触发单元(D)中的红外发射部件(40)发出的红外光刚好穿过位于转盘(42)上的第一光电触发通孔(2-9),光电触发装置(39)开始工作并发出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经第二信号线(38)传至计算机(37),由此计算机(37)开始采集之前产生的电信号,进而得到角膜前表面(43)位置的干涉光谱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力快速测试装置
- 下一篇:医用眼球牵引力临床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