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9381.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巍;贺丹;王思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石(上海)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5/09 | 分类号: | G01P15/09;G01P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压电 加速度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结构设计传感器,解决了传统的电子防雷器件无法装进传感器内部的问题,以一种纯物理的结构提高了传感器自身的防雷能力。
背景技术
防雷又称防浪涌,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雷电、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传统的浪涌阻绝装置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其基本元器件为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扼流线圈等。而受制于传感器的物理尺寸,现流行的各类浪涌保护器件均无法放入传感器内,只能在传感器外部进行布置并不能提高传感器自身的防雷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可提高传感器自身的防雷能力,使其能更有效的在野外空旷环境下工作。
为了满足防雷要求,本新型提出的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2级防雷措施:1.子组建采用全封闭结构保护内部的敏感元件及放大电路,使之与外部绝缘;2.子组建与底座间用陶瓷外壳隔离。
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子组件、陶瓷外壳、底座,传感器子组件为采用不锈钢材质(316L)全封闭结构,底座与传感器子组件之间用陶瓷外壳隔离,传感器子组件与陶瓷外壳之间填充结构胶固定,陶瓷外壳与底座之间填充结构胶固定、放平。
底座与传感器子组件之间用陶瓷外壳隔离,使子组件与地隔离,增加防雷等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陶瓷外壳采用爬电设计结构,增加爬电距离,增加防雷等级。爬电距离为44.15mm。实际测量能达到共模防浪涌±8kV等级。
本发明的优越性是: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价格经济;3、具有共模防浪涌±8kV等级。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2,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子组件1、陶瓷外壳2、底座3,传感器子组件1为不锈钢材质(316L)采用全封闭结构,底座3与传感器子组件1之间用陶瓷外壳2隔离,传感器子组件1与陶瓷外壳2之间填充结构胶固定,陶瓷外壳2与底座3之间填充结构胶固定、放平。底座3与传感器子组件1之间用陶瓷外壳隔离,使子组件与地隔离,增加防雷等级。结构胶需120℃/2hr来固定,其固定结果不可逆。
陶瓷外壳2采用爬电设计结构,增加爬电距离,增加防雷等级。爬电距离为44.15mm。实际测量能达到共模防浪涌±8kV等级。
防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组装前对其关键部件(子组建)进行性能测量,已使其达到目标灵敏度及线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石(上海)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慧石(上海)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