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7756.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启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4 | 分类号: | H01L33/54;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王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内凹双 角度 led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插件型照明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玩具产品、工艺用品、投影灯等领域的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LED其结构为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该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其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晶片时,电子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从而形成LED发光的原理。
但是,普通的F5圆柱形两脚插件型LED二极管产品由于其发光源所在位置处的胶体为圆柱形结构,同时,该圆柱形结构为单一的单面发光面,最终导致发光角度单一,只能实现一种角度;此外,无法使发出的光变得柔和或感观柔和,光明暗度相差大而造成感观差异大。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产品出现两种角度、无需通过二次光学、可满足不同角度发光需求的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由胶体、支架引脚、发光源固定组件组成,所述胶体截面为矩形结构并且其下方设置支架引脚,该胶体内部增设一个内凹圆锥台结构;所述内凹圆锥台结构侧面设置发光内凹面,此内凹圆锥台结构底部均匀铺设一层发光底面,其中的发光内凹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发光源固定组件并且两发光源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发光内凹面与胶体之间形成侧向环形照明区域,所述发光底面与胶体上表面之间形成垂直角度照明区域;所述发光源固定组件设置于发光内凹面。
相应地,所述发光源固定组件设置于发光内凹面的上边缘或底部。
所述胶体内部填充荧光粉形成荧光胶体;
所述荧光胶体内部添加抗沉粉;
所述胶体与支架之间设置封装硅脂。
一种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首先,在LED支架内部灌装胶体并且该胶体下方设置支架引脚;
(2)所设置的胶体上表面增加一个由上至下凹陷的内凹圆锥台结构;
(3)其次,在该内凹圆锥台结构侧面设置发光内凹面,该内凹圆锥台结构底部均匀铺设一层发光底面;
(4)最后,在发光内凹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源固定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带有内凹圆锥台结构的胶体,可形成发光底面与发光内凹面两种产品照射角度;
(2)该产品结构无需通过二次光学,即可改变照射角度;
(3)可满足不同角度发光需求;
(4)通过形成具有抗沉粉的荧光胶体,使发出的光变得柔和,感观更加柔和,解决了光明暗度相差大而造成感观差异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内部示意图。
图中:
1、胶体;2、支架引脚;3、内凹圆锥台结构;4、发光底面;5、发光内凹面;6、发光源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由胶体1、支架引脚2、发光源固定组件6组成,所述胶体1截面为矩形结构并且其下方设置支架引脚2,该胶体1内部增设一个内凹圆锥台结构3;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圆锥台结构3侧面设置发光内凹面5,此内凹圆锥台结构3底部均匀铺设一层发光底面4,其中的发光内凹面5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发光源固定组件6并且二者发光颜色不同。
相应地,所述发光内凹面5与胶体1之间形成侧向环形照明区域,所述发光底面4与胶体1上表面之间形成垂直角度照明区域;
相应地,所述发光源固定组件6设置于发光内凹面5的底部。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圆柱形内凹双角度LED发光二极管,由胶体1、支架引脚2、发光源固定组件6组成,所述胶体1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其下方设置支架引脚2,该胶体1内部增设一个内凹圆锥台结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永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