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7744.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D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铰链 安装 螺母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造型越来越重视,时尚靓丽的造型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提升汽车的竞争力,汽车的做工必须要精致。在汽车精致化方面,汽车外观及内饰的间隙断差是体现汽车精细程度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方面。
汽车门饰板与仪表板的间隙与断差是几乎所有汽车必然展现的一处内饰造型。二者的搭接表现直接影响了原始的内饰造型。由于影响二者搭接表现的零部件较多,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此处间隙断差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较好地解决。由于车门、车门铰链、门饰板的安装结构相对固定(可变性较小)。因此该处造型表现主要取决于转向支撑在车身上的定位精准性,即车身及转向支撑相对精度越好,对最终外观效果就越有利。
如图1所示,现有转向支撑在车身上面的定位方式:车门铰链一般装配于侧围外蒙皮3,侧围外蒙皮3焊接于A柱外加强板2。由于A柱外加强板2的强度较高,而侧围外蒙皮3较软,安装好后,侧围外蒙皮3会直接贴合于A柱外加强板2上,最终是A柱外加强板2的精度决定了车门铰链的安装精度。而A柱内加强板4直接焊接于A柱外加强板2,转向支撑定位支架6又焊接于A柱内加强板4上,转向支撑定位孔5’位于转向支撑定位支架4上。从图1可以看出,转向支撑定位支架与车门铰链安装板之间的焊接层次较多,从而导致汽车转向支撑与车门铰链安装板的尺寸精度稳定性不好,最终影响了门饰板与仪表板的间隙及断差表现。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及其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及其安装结构,能提升转向支撑与车身相位位置精度。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包括安装螺母板本体,所述安装螺母板本体为L形的弯折板,包括铰链安装板和转向支撑定位板,在铰链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带凸焊螺母的铰链安装螺母孔,在转向支撑定位板上开设有转向支撑定位孔。
所述安装螺母板本体的四周边缘均设有翻边,增加安装螺母板本体的强度。
所述铰链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凹筋,增加铰链安装板的强度。
所述转向支撑定位板上设有第二凹筋,增加铰链安装板的强度。
所述转向支撑定位孔为长圆孔。
本发明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断面呈凹槽的A柱外加强板和A柱内加强板,A柱外加强板和A柱内加强板相对固定连接形成断面呈“口”字形的腔体结构,还包括如本发明所述的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
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位于所述腔体结构内;
所述铰链安装板与A柱外加强板焊接,并在A柱外加强板上开设有与铰链安装螺母孔相对应的铰链安装螺母过孔;
所述转向支撑定位板悬空在A柱内加强板和A柱内加强板形成的腔体结构中,并在A柱内加强板上开设有与转向支撑定位孔相对应的转向支撑定位销过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上设置转向支撑定位孔,且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焊接在A柱外加强板上,使汽车转向支撑的定位精度以及车门铰链的安装精度只取决于A柱外加强板的制造及安装精度,即缩短了转向支撑与车门铰链的尺寸链,极大地提升了转向支撑与车身相对位置精度,保证了整车在此处的外观品质。
(2)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将车门铰链安装、汽车转向支撑定位功能集成在一起,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转向支撑定位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轴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链安装螺母过孔,2、A柱外加强板,3、侧围外蒙皮,4、A柱内加强板,5、转向支撑定位孔,5’、原转向支撑定位孔,6、转向支撑定位支架,7、车门铰链安装螺母板,8、定位销,9、转向支撑定位板,10、铰链安装螺母孔,11、铰链安装板,12、翻边,13、转向支撑定位销过孔,14、第一凹筋,15、第二凹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行走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自行避障全域割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