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擂茶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04746.3 申请日: 2017-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6689523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黄丹 申请(专利权)人: 黄丹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代理人: 王金宝
地址: 562400 贵州省黔***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养生 及其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擂茶,具体涉及一种养生擂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擂茶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一种独特的食品,其主要原料为花生、芝麻、生姜、茶叶等。具有醒脑、明目、强肾、益智、美容、消暑、御寒、解毒助消化、抗辐射等多重功效和充饥功能。但是传统的手工生产擂茶存在如下不足,1、生产效率低,只能满足小范围的消费需求,无法大量推广。2、卫生条件差,产品保存时间较短。3、食用不方便,无法随时吃到。4、没有将有效成份提炼。主料受地区性、季节性影响较大,而辅料的选配不够精良,色、香、味受到很大限制,致使这一种传统饮料只局限于山区人民粗放型的饮用,广大城镇居民有此嗜好,但难于制作和享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感细腻、香滑爽口、营养丰富且能打破地区性和季节性的限制,使广大城乡居民一年四季都可方便享用的养生擂茶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生擂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玉米60-80份、小麦220-280份、黄豆160-200份、花生220-280份、大米80-120份、苏麻40-60份、芝麻40-60份、茶叶80-100份。

所述的养生擂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玉米70份、小麦250份、黄豆180份、花生250份、大米100份、苏麻50份、芝麻50份、茶叶90份。

所述茶叶为绿茶。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常饮绿茶具有防癌、降脂和减肥的功效。绿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在这里所使用的茶叶也可以是红茶、黑茶、白茶或黄茶,当茶叶选用红茶、黑茶、白茶或黄茶时,选用较老一点的叶片。

所述的养生擂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原料分别进行干燥;将各原料分别进行干燥,方便对其进行炒熟,也便于延长其保质期;

(2)将干燥后的玉米、小麦、黄豆、花生、大米、苏麻和芝麻分别炒熟,再分别粉碎得原料粉末;

(3)将茶叶进行粉碎,得茶叶粉末;

(4)将原料粉末和茶叶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进行干燥,杀菌得所述的养生擂茶。干燥的目的是防止在储存时出现霉变,即延长了所述的养生擂茶的保质期。

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各原料分别干燥至原料中的含水量为6%-8%。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干燥后的玉米、小麦、黄豆、花生、大米、苏麻和芝麻分别用小火炒制8-10min。小火指80-120℃的温度。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原料粉末的细度为80-120目。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茶叶粉末的细度为80-120目。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5-75℃,所述干燥的时间为55-65min。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杀菌为微波杀菌;所述微波杀菌的温度为80-90℃,所述微波杀菌的时间为2-5min。微波杀菌可以使养生擂茶中所含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亡,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微波杀菌所使用的时间较短、速度比较快,且能保持养生擂茶中所含有的成分,并能对其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杀菌。

本发明所述的养生擂茶的食用方法为:本发明所述的养生擂茶可以用来煮粥或作为煮汤圆的调味料,也可以直接冲泡。煮粥时,在粥煮好的前五分钟加入所述的养生擂茶,加入的量与水的量比为1:1.5;煮汤圆也是如此。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可以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即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此外,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晒的参与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丹,未经黄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4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