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胶霉毒素在制备生物农药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1668.1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华;孙章华;章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种胶霉 毒素 制备 生物农药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胶霉毒素类化合物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5a,6-didehydrogliotoxin在制备生物农药和作为农药中有效成分的应用。
背景技术:
海洋中存在着许多自然条件特殊的环境,尤其是深海海洋环境,使生活于深海的海洋微生物处于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中,在永久黑暗、高水压、贫营养、剧变的温度梯度、高盐度和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包围下,使它们形成了极为特殊的生物结构、代谢机制系统。由于这种极端的环境,使深海海洋真菌能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代谢产物,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可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因此,深海微生物活性物质是研究开发海洋新农用抗生素的重要来源。
植物病害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是威胁植物生存的重要因素,每年都给农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炭疽病是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对许多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多种炭疽菌可引起作物炭疽病,其中胶孢炭疽菌是炭疽菌属内最大的一个种,其分布广泛,危害寄主种类繁多,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能引起包括玉米、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苹果、梨等几十种农作物的病害,造成田间和产后损失;目前植物病害仍以有机合成的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但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但对人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增加了病原真菌的抗药性。因此,生物防治逐渐成为病害防治研究中的主要领域,从微生物资源中寻找新的活性物质代替化学农药和使用天然抗菌化合物保护作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胶霉毒素类化合物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5a,6-didehydrogliotoxin,结构式如(Ⅰ)所示:
1为化合物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2为化合物5a,6-didehydrogliotoxin。
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公开于文献Ry R.Forseth,Ellen M.Fox,DaWoon Chung,et al.Identification of Cryptic Products of the Gliotoxin Gene Cluster Using NMR-Based Comparative Metabolomics and a Model for Gliotoxin Biosynthe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1,(5)25:9678-9681,可以按照该文献公开的方法制备;化合物5a,6-didehydrogliotoxin公开于文献Yi Sun,Kentaro Takada,Yasushi Takemoto,et al.Gliotoxin Analogues from a Marine-Derived Fungus,Penicillium sp.and Their Cytotoxic and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11(12)12:111-114,可以按照该文献公开的方法制备。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文献尚未有关于这两个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或5a,6-didehydrogliotoxin在制备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