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量厚度为400~2000μg/cm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108.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樊启文;胡跃明;王华;张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厚度 400 2000 cm base sup | ||
本发明属于核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核物理实验所需的一种质量厚度为400~2000μg/cm2自支撑Ir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用聚焦重离子溅射法在铜基衬上溅射沉积质量厚度为100~250μg/cm2的Ir沉积层,得到铜基Ir膜;(2)将铜基Ir膜放置在硝酸溶液表面,待铜基被硝酸腐蚀溶解完全后,得到与铜基衬分离的Ir沉积层;(3)利用载玻片将Ir沉积层转移至去离子水表面以清洗Ir沉积层表面的硝酸溶液;(4)将上述清洗过的Ir沉积层利用靶框固定;(5)以步骤(4)得到的Ir沉积层作为基衬,再次利用聚焦重离子溅射沉积法在该基衬上溅射沉积Ir,直至得到所需质量厚度的自支撑Ir靶。该制备工艺具有平整性好、厚度均匀性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核物理实验所需的质量厚度为 400~2000μg/cm2自支撑Ir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自支撑靶,相对于有衬靶而言,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无载体支撑的靶,厚度范围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在很多核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低能核物理、激光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天体核物理和核化学实验中都需要以自支撑靶作为靶膜、剥离膜、X射线反射镜或X射线过滤器等。自支撑Ir靶是常用的自支撑靶之一。
制备自支撑靶常用方法包括轧制法、磁控溅射法等、重离子溅射法等。由于金属Ir属于延展性极差的高熔点脆性极强的金属,通常不采用轧制法制备。对于质量厚度小于400μg/cm2自支撑Ir靶,可利用磁控溅射法将其直接溅射在衬底上,然后采用漂膜法捞取。但是利用上述方法制备质量厚度大于400μg/cm2自支撑Ir靶时,会出现靶膜卷曲、平整性极差的情况,无法应用于核物理实验中。因此,目前缺乏一种能够制备质量厚度大于400μg/cm2尤其是质量厚度在 400~2000μg/cm2范围内的自支撑Ir靶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根据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量厚度为400~2000μg/cm2、平整性好、厚度均匀性好的自支撑Ir靶的制备工艺。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质量厚度为400~2000μg/cm2自支撑Ir靶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以铜箔为基衬,用聚焦重离子溅射法在该基衬上溅射沉积质量厚度为 100~250μg/cm2的Ir沉积层,得到铜基Ir膜;
(2)将步骤(1)得到的铜基Ir膜放置在硝酸溶液表面,其中铜基面直接接触硝酸溶液,待铜基被硝酸腐蚀溶解完全后,得到与铜基衬分离的Ir沉积层;
(3)利用载玻片将步骤(2)得到的Ir沉积层转移至去离子水表面以清洗Ir 沉积层表面的硝酸溶液;
(4)将上述清洗过的Ir沉积层利用靶框固定;
(5)以步骤(4)得到的Ir沉积层作为基衬,再次利用聚焦重离子溅射沉积法在该基衬上溅射沉积Ir,直至得到所需质量厚度的自支撑Ir靶。
优选地,步骤(1)中Ir沉积层的质量厚度为250μg/cm2。
优选地,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5~20μ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硝酸的质量分数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1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