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2181.4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2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日;李明超;韩广林;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2 | 分类号: | H04W7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调度 方法 以及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车对车通信的资源调度技术。在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中,车辆之间的交互通过各自的终端设备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车辆消息,所述第二车辆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车辆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历史资源占用情况,并根据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车辆位置以及行驶状态的车辆状态信息选择用于发送第一车辆消息的第一资源,所述历史资源占用情况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车辆消息所占用的资源以及资源占用是否合理。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行驶中的车辆可以周边车辆资源占用的历史先验信息进行资源选择以用于消息传输,从而提高车辆通信过程中资源调度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车对车通信的资源调度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驾驶出行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引起了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质量变差等一系列问题。从人身安全、交通出行效率、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效应等多方面来看,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简称ITS)。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简称IOV)概念引申自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简称IOT),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V(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目前,车辆可以通过车辆与车辆之间通信(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V)来及时获取路况信息或接收信息服务。如图1所示,车辆Vehicle1、Vehicle2、Vehicle3之间通过V2V通信,将自身的行车状态信息广播给周围车辆,通过获取该类信息驾驶员可以更好的感知视距外的交通状况,从而对危险状况做出提前预判进而做出避让。
由于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V2V通信需要频繁发送信息,尤其在车辆密度较大的区域,由于传输资源有限,容易产生传输资源的碰撞,造成网络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行车状态下的资源调度方案,以实现道路车辆密度较大的情况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进行更合理的传输资源调度和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描述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终端设备,通过更有效的传输资源调度,以实现车辆之间更合理、可靠地通信。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车辆消息,所述第二车辆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车辆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车辆位置以及行驶状态;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历史资源占用情况以及车辆状态信息,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用于发送第一车辆消息的第一资源,所述历史资源占用情况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车辆消息所占用的资源以及资源占用是否合理。第一终端设备利用通信范围内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历史资源占用情况作为参考进行自身资源的选择,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资源选择利用了历史先验信息,提高了消息发送的可靠性。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类型和车辆消息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任何能够完成车辆之间信息交互的终端设备和车辆消息均可以引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载单元、移动终端等,车辆消息可以是周期性的,或者一段时间内是周期性的,例如CAM消息或者DENM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2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延时点对多点通信技术
- 下一篇: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