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加料节约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74404.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K.威尔肯斯;C.布拉曼;D.比肖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李强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料 物料价格 节约 行驶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期望 | ||
用于获取用于车辆的加料节约(100)的方法包括确定(110)运行物料的期望的量;和确定(120)第一加料站的第一运行物料价格(310)和第二加料站的第二运行物料价格(320)。该方法此外包括确定(130)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第一加料站的第一位置引起的第一运行物料额外需要和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第二加料站的第二位置引起的第二运行物料额外需要;和在使用运行物料的期望的量、第一运行物料价格(310)和第一运行物料额外需要,以及第二运行物料价格(320)和第二运行物料额外需要的情况下确定(140)加料节约(3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预选的货币获取用于车辆的加料节约(Tankersparnis)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显示目前的运行物料价格(Betriebsstoffpreis)例如汽油、柴油和气体价格的尤其用于便携式设备的程序和应用软件(App)已经流行。它们用来使用户容易选择便宜的加料站(Tankstelle,有时称为加油站)或者用于运行物料(Betriebsstoff)的参考站(Bezugsstelle)。运行物料是能够用来驱动机动车的所有物料或资源。因此运行物料还能够是例如电能(电流)、氢或液化气体。因此在电能作为运行物料的情况中,运行物料价格能够例如是千瓦价格。前面提到的这些价格应该在下文中尤其落入概念运行物料价格中。原则上运行物料价格以每数量单位的一定的国家货币给出。在欧洲例如以欧元/升或欧元/kg或ct/升或ct/kg。根据一些实现方案,在应用软件中的显示的运行物料价格能够限制于范围(km)、运行物料的种类(例如柴油或汽油)和/或加料站的某一品牌。每次显示的结果清单经常根据目前的运行物料价格/量分类,从而在由用户选择的搜寻中给用户显示每数量单位的最便宜的价格。由此用户能够获悉分别的运行物料的每数量单位的分别的价格优势。但是从描述中得不出每加料停车(Tankstopp,有时称为加料逗留)/加料过程(Tankvorgang)的价格优势的总观察,从而对于传统的解决方法的用户而言不能够实现,在使用某一加料站时识别绝对的加料节约且在考虑所有重要的参数的情况下作出最便宜的加料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更准确地获取每加料停车或加料过程的可能的加料节约。
该任务通过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优选的改进方案是从属专利权利要求的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获取用于车辆的加料节约的方法包括首先确定运行物料的期望的量,即应加料或者充填的量。为了使在可能多个加料站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获取或确定至少第一加料站的第一运行物料价格和第二加料站的第二运行物料价格。根据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此外考虑运行物料额外需要,该运行物料额外需要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加料站的分别的位置造成。在此根据实施例不仅获取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第一加料站的第一位置引起的第一运行物料额外需要而且获取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第二加料站的第二位置引起的第二运行物料额外需要。接着在使用运行物料的期望的量、第一运行物料价格和第一运行物料额外需要以及第二运行物料价格和第二运行物料额外需要下获取或者计算加料节约。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考虑通过从当前的所在地行驶至分别的加料站的位置引起的运行物料额外需要,与迄今已知的解决方法相比较显著地提高获取可能的加料节约的准确性。这能够在一些情况(Konstellation)中导致,导致最大加料节约的加料站是与在不考虑运行物料额外需要的方法的情形下不同的加料站。例如能够在某一情况中通过以下方式是这样的情况,即通过带有最便宜的运行物料价格的加料站比具有稍微更高的运行物料价格的加料站显著地更远地远离目前的位置。因此在不考虑通过从当前的位置行驶至分别的加料站引起的运行物料额外需要的情形中能够对于距离更远的、更便宜的加料站表达出加料推荐,尽管运行物料额外需要比在使用稍微更贵的、但是明显更近坐落的加料站的情形中绝对可能的加料节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4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