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半透膜以及复合半透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3610.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宏明;峰原宏树;中辻宏治;木村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9/00 | 分类号: | B01D69/00;B01D69/10;B01D69/12;B01D71/56;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半透膜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复合半透膜具备具有基材及多孔性支承层的多孔性支承膜、和设置在上述多孔性支承层上的分离功能层,其中,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定法测得的该分离功能层的孔半径的标准偏差为0.025n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液态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中有用的复合半透膜。通过本发明所获得的复合半透膜能够适用于例如海水、成水的淡水化。
背景技术
关于混合物的分离,存在各种各样的用于将溶解于溶剂(例如水)中的物质(例如盐类)除去的技术,近年来,作为用于节省能量和节省资源的工艺,膜分离法的应用正在扩大。在膜分离法中使用的膜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这些膜己被用于从例如海水、成水、含有有害物的水等中获得饮用水的情况,以及被用于工业用超纯水的制造、废水处理、贵重物质的回收等。
目前市售的大部分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为复合半透膜,有以下两种:在多孔性支承膜上具有凝胶层和将聚合物交联而得的活性层的复合半透膜;以及在多孔性支承膜上具有将单体缩聚而得的活性层的复合半透膜。其中,下述复合半透膜作为透过性高和选择分离性高的分离膜正被广泛应用,所述复合半透膜是在多孔性支承膜上被覆分离功能层(所述分离功能层含有通过多官能胺与多官能酰卤化物的缩聚反应而得的交联聚酰胺)而得到的。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有高除盐率和高除硼率的膜,公开了一种具备下述分离功能层的复合半透膜,所述分离功能层具有0.25nm以上且0.35nm以下的平均孔半径。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尺寸为的气孔的占有率为全部气孔的30%以上的膜在初始透过流量及脱盐率方面均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05966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21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造水性的复合半透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
[1]复合半透膜,其具备:
具有基材及多孔性支承层的多孔性支承膜;和
设置在上述多孔性支承层上的分离功能层,
其中,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定法测得的该分离功能层的孔半径的标准偏差为0.025nm以下。
[2]如[1]所述的复合半透膜,其中,上述标准偏差为0.020nm以下。
[3]如[1]或[2]所述的复合半透膜,其具备:
具有基材及多孔性支承层的多孔性支承膜;和
设置在上述多孔性支承层上的分离功能层,
其中,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定法测得的该分离功能层的平均孔半径为0.15nm以上,并且孔半径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9以下。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半透膜,其中,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定法测得的该分离功能层的最大孔半径与最小孔半径之差为0.13nm以下。
[5]如[1]、[3]或[4]所述的复合半透膜,其中,纯水透过系数A与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定法测得的平均孔半径R(nm)满足以下的关系,
A/R4为2.8×10-9m/s/Pa/nm4以上且为4.7×10-9m/s/Pa/nm4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3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含有两种吸附剂的过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