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摩擦接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5814.4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望;百百泰;中山雄一朗;品川干;上田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F01D5/30;F01D5/34;F01D25/00;F02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摩擦 接合 装置 | ||
激振夹具具有:与激振台连接的激振夹具基体;设于激振夹具基体的第一夹紧部件;设于在激振方向上与第一夹紧部件对置的位置并与第一夹紧部件协作来夹持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二夹紧部件;设于激振夹具基体且连结多个连杆而构成并与第二夹紧部件连结而能够沿激振方向伸缩的连杆机构;以及使连杆机构沿激振方向伸缩的夹紧促动器。当第一夹紧部件和第二夹紧部件夹持有第一金属部件时,连接多个连杆的连结中心的连结中心线成为沿激振方向的一条直线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利用在叶轮盘(blisk)(一体型叶轮)的叶片与圆盘等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热来对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进行接合的线性摩擦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叶轮盘等的制作或者修理所使用的线性摩擦接合装置。
线性摩擦接合装置的主体具有机座和设于机座的立柱。并且,在立柱的侧面具备激振台。激振台能够沿作为激振方向的铅垂方向移动。在激振台的侧面具备对叶轮盘的叶片等第一金属部件进行保持的激振夹具。另外,激振夹具具有:设于激振台的激振夹具基体;在激振方向上对置地设于激振夹具基体且对第一金属部件进行夹持的一对夹紧部件;以及使任一夹紧部件在激振方向上移动的夹紧缸。
在机座的上表面的与激振台分离的位置具备按压台。按压台能够在与激振方向正交的作为按压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且,在按压台的上表面具备对叶轮盘的圆盘等第二金属部件进行保持的按压夹具。
在这样的结构中,使由激振夹具保持的第一金属部件的接合面与由按压夹具保持的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面对置。而且,使激振滑动件在激振方向上往复移动,同时使按压台向按压方向移动。这样,在使第一金属部件在激振方向上往复移动了的状态下,使第二金属部件的接合面向第一金属部件的接合面接近,而能够向第一金属部件的接合面侧按压第二金属部件。由此,能够在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间产生摩擦热,来接合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
并且,线性摩擦接合装置在制造实现了材料的利用效率、机械式强度、轻型性的提高的产品的观点上尤其有效。例如在制造叶轮盘时,若利用切割从材料来形成,则产生大量的切屑等,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但利用线性摩擦接合来使各自形成的圆盘和叶片成为一体,从而有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优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83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66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28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141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若伴随近年来的作为接合对象的一对金属部件的大型化,而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积的面积变大,则接合中的一对金属部件的接合面间的摩擦力变大。因此,需要提高夹紧缸的推力,来增强一对夹紧部件的夹持力(夹紧力),从而稳固地维持接合中的第一金属部件相对于激振台的固定状态,进而充分确保第一金属部件的接合面的接合精度。但是,若提高夹紧缸的推力,则夹紧缸变得大型,与此相伴随地,激振夹具基体以及激振台等变得大型,结果难以实现线性摩擦接合装置的小型化。
并且,在线性摩擦接合装置中,相互按压两个部件的按压力的控制是重要的。因此,在按压方向上夹装载荷传感器来用该载荷传感器对作用于两个部件间的按压力进行计测,并基于所得到的计测值来控制按压机构以使该计测值成为设定值。
但是,由于作用于载荷传感器的朝下载荷、力矩载荷(弯曲力矩)较大,所以难以正确地对实际上作用于两个部件间的按压力进行计测,这妨碍它们以高精度进行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5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