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586.6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勇司;南祐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B60C5/00;B60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杨光军;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以及 车辆 | ||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提高下压力。充气轮胎(1)包含多个突起部(91~98),所述多个突起部(91~98)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多个突起部(91~98)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从轮胎旋转中心(P)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在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S1)以及第二直线(S2)分别横穿突起部(91、98)的情况下,第一直线(S1)所横穿的突起部(91、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第二直线(S2)所横穿的突起部(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轮胎侧部设置了突起部的充气轮胎。通过在轮胎侧部设置突起部,车辆的底板与路面之间的空气的密度变低,产生下压力。下压力是指,将车辆向路面侧按压的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4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能产生下压力。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无法良好地保持均匀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能提高下压力的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轮胎周向上每1deg的所述突起部的质量的轮胎周向上的变动量也可以为0.2g/deg以下。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突起部的沿所述第一直线的剖面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突起部的沿所述第二直线的剖面的面积的总和之比也可以为0.8以上且1.2以下。
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直线横穿两个以上的所述突起部,所述第二直线横穿单个的所述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的中央部的高度也可以比两端部的高度高。
所述突起部的中央部的宽度也可以比两端部的宽度大。
所述突起部也可以从所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通过。
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具有槽。
优选的是,所述槽的深度为所述突起部的设有所述槽的部分的高度的5%以上且80%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突起部设于装接有轮胎的车辆的外侧的轮胎侧部。
所述多个突起部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具有凹部。
各所述突起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纸造纸废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