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触电的装置以及包含防止触电的装置的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4538.7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承勳;许星珍;李东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40 | 分类号: | H01G4/40;H01G4/232;H01C7/1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触电 装置 以及 包含 电子 | ||
1.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包括:
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
电容器部分,包括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中的多个内部电极;
ESD保护部分,安置于所述绝缘薄片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上以保护ESD电压;以及
外部电极,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外部的至少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者上且连接至所述电容器部分以及所述ESD保护部分,
其中所述ESD保护部分包括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放电电极以及安置在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ESD保护层,且
所述外部电极中的一者连接至电子装置的金属壳,且所述外部电极中的另一者连接至接地端子以阻断触电电压且旁通所述ESD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ESD保护层包括多孔绝缘材料、导电材料以及空隙,且
所述空隙通过连接彼此邻近的所述绝缘材料的至少两个空隙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放电电压小于放电开始电压,且所述ESD电压大于所述放电开始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所述ESD保护层分别安置于彼此不同的平面上或安置于相同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连接至相同所述外部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以及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连接至彼此不同的所述外部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放电电极与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为B,且所述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为C时,满足A≤C或A≤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在最上部绝缘薄片以及最下部绝缘薄片具有厚度D1以及D2时,满足B≤D1以及B≤D2,且D1等于或不同于D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最上部绝缘薄片以及所述最下部绝缘薄片中的每一者具有等于或大于10μm以及等于或小于所述堆叠式本体的厚度的50%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具有与所述内部电极相同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堆叠式本体外部调整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延伸至所述堆叠式本体的上部以及下部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以与所述内部电极部分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电容器部分以及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ESD保护部分水平地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所述内部电极垂直地堆叠以形成一个电容器部分,且水平地布置以形成多个电容器部分。
15.一种包括防止触电的装置的电子装置,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安置于金属壳与内部电路之间以阻断触电电压且旁通ESD电压,
其中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包括:
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
电容器部分,包括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中的多个内部电极;
ESD保护部分,包括安置于所述绝缘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至少两个或大于两个放电电极以及至少一个ESD保护层;以及
外部电极,安置于所述堆叠式本体外部的至少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者上且连接至所述电容器部分以及所述ESD保护部分,且
所述放电电极以及邻近于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内部电极连接至相同所述外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参考信号的干扰减轻
- 下一篇:到大群集中的节点的高效成对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