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194.8 | 申请日: | 2016-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真二;立入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装置 | ||
1.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具备:
输入部(70),被输入沿虚拟的操作平面(OP)的方向的操作力;
支承部(50),将上述输入部支承为通过上述操作力的输入能够沿上述操作平面移动;
第一促动器(39x),具有形成磁极的第一磁极形成部(61、62)、以及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的产生磁通通过的第一线圈(41),并使通过对上述第一线圈的电流的施加而产生的电磁力(EMF_x)作为向沿着上述操作平面的第一方向的操作反作用力(RF_x)作用给上述输入部;
第二促动器(39y),具有形成磁极的第二磁极形成部(63、64)、以及上述第二磁极形成部的产生磁通通过的第二线圈(42),并使通过对上述第二线圈的电流的施加而产生的电磁力(EMF_y)作为向沿着上述操作平面并且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操作反作用力(RF_y)作用给上述输入部;以及
固定磁轭(51)和可动磁轭(71、72),该固定磁轭(51)和可动磁轭(71、72)以夹着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61、62)以及上述第二磁极形成部(63、64)的方式配置,形成针对上述第一、第二磁极形成部的产生磁通的磁回路(65),
上述输入装置以上述第一、第二促动器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成为下侧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并且,
在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成为上述磁回路中的阻碍的磁阻(71c、72c),
在上述可动磁轭中产生稳定力以使上述磁回路相对于上述磁阻稳定,
上述磁阻以上述稳定力的作用方向与伴随着上述倾斜配置的上述可动磁轭的自由下落方向成为反向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一方与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上述第二磁极形成部对应的区域之间分离,
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另一方与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上述第二磁极形成部对应的区域之间连接,
上述磁阻被设置为在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另一方的上述连接的区域中,与成为上述下侧的促动器中的磁极形成部所对应的区域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磁阻是设在上述可动磁轭的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磁阻是由添加到上述可动磁轭的杂质形成的非磁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磁阻设在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一方,
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以及上述第二磁极形成部设在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中的另一方,
上述磁阻以与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对置,并且在从上述固定磁轭、以及上述可动磁轭排列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磁阻的一部分与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重合的方式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磁阻是设于上述固定磁轭的孔部(51a、51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设在上述可动磁轭上,
当在上述固定磁轭的面上,将相对于上述自由下落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
上述孔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比与上述可动磁轭一起移动的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可动范围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设于上述可动磁轭上,
当在上述固定磁轭的面上,将相对于上述自由下落方向交叉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
上述孔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在不管与上述可动磁轭一起移动的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可动位置如何,都不超过上述第一磁极形成部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上述孔部的一部分在上述固定磁轭的端部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1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