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卡用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3163.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5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周佳丽;王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普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卡用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特别是皮卡用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尤其是乘用车)保有量的增多,在交通环境建设速度落后于汽车增速以及人们驾车习惯不佳或守法观念的不强的情况下,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现有的皮卡车架强度较小,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容易对车内人员造成损伤,安全性不高,变速箱在碰撞过程中发生损坏后也只能将车身与车架分离才能拆卸变速箱总成以检查维修,检查维修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安全可靠、检查维修方便的皮卡用车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皮卡用车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依次设有前防撞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六横梁、第七横梁以及第八横梁,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前梁以及固定在前梁上的吸能板,所述吸能板截面呈M形,所述吸能板与前梁之间形成两个吸能腔,所述第三横梁包括中间横梁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中间横梁两端的侧横梁,所述侧横梁与中间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侧横梁分别与左纵梁以及右纵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依次设置前防撞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六横梁、第七横梁以及第八横梁可以提高皮卡用车架的整体强度,在皮卡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前防撞梁的吸能板发生形变以吸收碰撞能量,防止过多碰撞能量传递至车内人员处对车内人员造成损伤,在变速箱发生损坏时,第二横梁的中间横梁可以拆下,然后再将变速箱拆下即可开始检查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方便、安全可靠、检查维修方便。
优选的,为了优化纵梁与横梁的布局,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所述左纵梁由第一左纵梁、第二左纵梁、第三左纵梁以及第四左纵梁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右纵梁由第一右纵梁、第二右纵梁、第三右纵梁以及第四右纵梁依次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前梁的两端以及第一横梁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左纵梁以及第一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侧横梁、第三横梁以及第四横梁均与第二左纵梁以及第二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左纵梁以及第三右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横梁、第七横梁以及第八横梁分别与第四左纵梁以及第四右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方便安装车身,所述第一左纵梁与第一右纵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车身安装座,所述第二左纵梁与第二右纵梁上对称设置第二车身安装座,所述第三左纵梁与第三右纵梁上对称设置第三车身安装座,所述第四左纵梁与第四右纵梁上对称设置第四车身安装座。
优选的,为了方便安装货箱,所述第四左纵梁与第四右纵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货箱安装座、第二货箱安装座以及第三货箱安装座。
优选的,为了方便安装螺旋簧,所述第二左纵梁与第二右纵梁上对称设置有螺旋簧安装座。
优选的,在提高第三左纵梁与第三右纵梁以实现车架轴距增加的同时,为了保证车架的强度,所述第三左纵梁与第三右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两端分别与第三左纵梁以及第三右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对发动机以及变速箱形成保护,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上均固定安装有防护板。
优选的,为了提高吸能能力,所述第一左纵梁与第一右纵梁上设有多个吸能槽。
优选的,为了方便第二横梁的安装,所述中间横梁包括中间主体与设置在中间主体两侧的中间安装板,所述侧横梁包括侧主体以及设置在侧主体两侧的侧安装板,所述侧横梁设置在中间安装板之间,所述侧安装板与中间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入螺杆,所述螺杆两端从中间安装板伸出,所述螺杆两端套装有螺母,所述中间安装板与侧安装板通过螺杆与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提高第二横梁的强度,两个侧安装板之间设有加强称管,所述加强称管套装在螺杆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加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横梁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普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普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3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WS耳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笔记本用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