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5486.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伟;王磊;赵亚男;蒋冬梅;陈秋芬;李新超;伍小平;李定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铣削 加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中的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上的关键件,在生产过程中转向节的需求量很大,但在铣削转向节的主销孔的台阶面时,夹具采用的是手动的装夹方式,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把转向节放到夹具上,再找正装夹位置,之后用铜棒把转向节压下去;第二步:把压块放下,然后手动拧紧压紧螺母;第三步:加工完后先用铜棒把转向节敲松动后取出。
上述装夹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装夹时没有定位装置,靠慢慢的调整找正,并且没有防错机制,很容易出错,导致铣削出来的平面度较差;
2、转向节与夹具之间采用的是紧配合,靠工人的力量不能把转向节压入,必须依靠铜棒敲进去;
3、转向节的压紧采用的是手动压板加螺母紧固压紧,速度比较慢,而且还存在螺母拧紧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转向节被带出而损坏机床;
4、转向节与夹具采用的是紧配合,在取出时也是需要用铜棒在不同的位置对转向节进行敲打,等转向节松动后才能取出。
综上,这种装夹方式放料十分的繁琐,比较费时费力,装夹时间长,效率很低;其次,在取料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磕碰,影响产品的质量,浪费操作人员极大的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方便转向节铣削加工的夹装和取出,避免在夹装和取出过程中的磕碰,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与加工机床的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纳转向节的腔体;
定位板,与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转向节的转向节定位销孔;
用于压紧所述转向节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用于顶出所述转向节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压板、连接杆和压块;
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活动端铰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所述压块与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块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旋转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元件和顶出杆;
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顶出杆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顶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位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定位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转向节的轴径相匹配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两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检修口,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检修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板、压紧机构和顶出机构,其中,底座的下端与加工机床的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且底座上开设有容纳转向节的腔体;定位板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定位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转向节的转向节定位销孔;用于压紧转向节的压紧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用于顶出转向节的顶出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使用时,将转向节装入腔体中,采用定位销将转向节上的销孔与转向节定位销孔相配合,使转向节定位,再用压紧机构将转向节压紧,此时便可对转向节进行铣削加工,待加工完成后,松开压紧机构和定位销,再使用顶出机构将转向节顶出即可,避免了使用铜棒敲击装卸转向节且没有定位工装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铣削加工工装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20-定位板 21-转向节定位销孔 30-压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5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顶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浇铸结晶器脱模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