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和发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22587.6 | 申请日: | 2016-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尹硕浚;柳炫旭;高元焃;李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加速 通风 顶盖 发动机 | ||
1.一种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分隔下部空间和上部空间,所述下部空间开放,使得包含从发动机产生的油粒子的漏气收集在所述下部空间中,所述上部空间封闭,使得漏气流出到所述发动机的外部,并且所述挡板具有将所述下部空间和所述上部空间连通的挡板通道,使得漏气通过所述挡板通道从所述下部空间排出到所述上部空间;以及
流动加速构件,所述流动加速构件与所述挡板通道联接,并且位于所述上部空间,以便加速通过所述挡板通道的漏气的流动速度,从而通过在所述上部空间中使所述油粒子彼此相撞的碰撞效应来分离所述油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流动加速构件包括通过孔口加速漏气的喷嘴以及在与所述喷嘴分开设置的状态下与所述上部空间联接以产生碰撞效应的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通过所述介质的碰撞效应分离的油粒子被配置为借助所述挡板进行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喷嘴形成多个孔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介质由丝网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进一步包括冲击导向件,所述冲击导向件与所述挡板通道联接并且位于所述下部空间,从而通过漏气流入所述挡板通道之前在所述冲击导向件上进行冲击的冲击效应而分离所述油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冲击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覆盖所述挡板通道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进一步包括突出到所述上部空间的冲击肋,从而通过漏气流出到所述发动机的外部之前在所述冲击肋上进行冲击的冲击效应而分离所述油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冲击肋分别形成在分割所述上部空间的整个长度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并且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相比,所述冲击肋的布置更密集地形成在所述中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挡板在所述挡板通道的相对侧设有出油口,并且形成从所述挡板通道延伸到出油口的排油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排油通道在所述出油口处形成为漏斗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下部空间利用下端盖形成,所述上部空间利用上端盖形成,并且所述挡板定位为联接所述下端盖和所述上端盖的部分,以分隔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下端盖和所述上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构件联接,并且所述挡板通过从所述上端盖突出的凸台联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动加速通风型顶盖,其中所述上端盖设有出口喷嘴,并且所述出口喷嘴是漏气通过其流出到所述发动机外部的通道。
15.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两次形成冲击效应以使得包含由燃烧产生的油粒子的漏气受到冲击,并且一次形成碰撞效应,从而从漏气中去除所述油粒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动机,其进一步包括:
气缸盖,所述气缸盖与所述顶盖联接,并且收集包含所述油粒子的漏气;
气缸体,在所述气缸体中执行燃烧,并且所述气缸盖联接到所述气缸体的上部;以及
油盘,所述油盘与所述气缸体的下部联接,其中从漏气中去除的油粒子收集在所述油盘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25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ifi智能电灯开关
- 下一篇:牙科治疗单元的智能灯具开关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