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0512.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平;张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头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市场上机器人是越来越多的家居老人和小孩家居和陪护的首选。目前的机器人电机安装方式一般都是通过电机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用外力将电机轴强力压入轴承安装孔,然后将电机轴承组合装入结构件,组装非常困难,需要借助外部设备,还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体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和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头部结构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该机器人头部结构包括头部壳体、转轴以及驱动转轴的电机,
转轴安装在头部壳体上,转轴一端开有轴孔,电机的电机轴插入转轴的轴孔中;
转轴上设有第一通孔,
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该机器人头部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
电机轴插入转轴的轴孔中后,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电机轴安装在转轴的轴孔中,电机轴能够驱动转轴带动头部壳体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与机身连接的,如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机器人头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机器人头部结构通过在安装到头部壳体上的转轴一端开有轴孔,将电机的电机轴插入转轴的轴孔中,并在转轴上设有第一通孔,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电机轴插入转轴的轴孔中后,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再利用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电机轴安装在转轴的轴孔中,利用电机轴驱动转轴带动头部壳体运动。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轴承及其配套的相关结构件来完成电机和转轴的装配,成本低,灵活性好,安装方便,需要的装配空间小,机械强度和运动精度高,连续性好,并且可随意调整机器人头部的点头和抬头角度,避免了头部运动过程中打滑和反应迟钝等问题,使机器人头部运动更形象、更拟人化,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的转轴连接电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的转轴未连接电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转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机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机器人头部结构1,包括:头部壳体、转轴11以及驱动转轴11的电机12,
转轴11安装在头部壳体上,转轴11一端开有轴孔110,电机12的电机轴120插入转轴11的轴孔110中;转轴11上设有第一通孔,电机轴12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该机器人头部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电机轴120插入转轴的轴孔110中后,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电机轴120安装在转轴11的轴孔110中,电机轴120能够驱动转轴11带动头部壳体运动。注:这里的第一紧固件的作用是为了紧固插入转轴轴孔的电机轴,实际应用中可选用具体的例如,螺钉、销钉或键作为紧固件,此外,在选用螺钉作为紧固件时,可以增加对应螺母与螺钉配合,或者也可在螺母和螺钉配合连接时,增加垫圈以加强紧固效果。
由图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的机器人头部结构由于通过在转轴上开轴孔,电机轴直接插入轴孔中并利用紧固件固定,结构简单、紧凑,电机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位移和转动角度精度,避免了轴承和电机装配方式下打滑情况的发生。当机器人头部做点头和抬头动作时,可随意调整运动角度,使机器人头部运动更拟人化。另外,本实施例的机器人头部结构安装方便,需要的装配空间小,机械强度和可靠性高,并且成本低,方便大规模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转轴和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不局限于应用在机器人的头部,也可应用在其他需要电机带动转动部件转动的场景。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0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