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3561.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八旋翼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飞行阻力,增加机体稳定性和增加飞行时间的一种流线型机体的八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对于现在市场上的八旋翼无人机大多数呈现一种没有外壳或外壳简陋,在实际作业时抗风能力差,没有流线型的机身,在飞行过程中飞行阻力加大,减少了飞行时间,没有外壳或者外壳简陋的无人机防雨性能也差,不利于在恶劣的环境中作业,而且现有的机臂不能折叠,不方便运输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能够减少风阻,增加飞行时间,提高飞行稳定性的无人机,特别是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也能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机臂能够折叠,方便运输和拆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包括电机、螺旋桨、机臂、机身上壳、机身下壳、起落架横杆、起落架竖杆、电池盒和电调盒;所述机身上壳封闭连接所述机身下壳,所述机身上壳为光滑流线型曲面;所述机身上壳连接有八个所述机臂,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机臂连接件和第二机臂连接件,所述第一机臂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机臂连接件的下端通过旋转轴铰接,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机臂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机臂连接件的开合处活动连接的机臂锁紧片;所述机臂的外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螺旋桨和所述电调盒;所述起落架竖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机身下壳的底部侧面,所述起落架横杆通过三通件连接在所述起落架竖杆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通过XT90插头连接在所述机身下壳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上壳、所述机身下壳、所述起落架竖杆和所述起落架横杆由复合材料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且所述起落架竖杆和所述起落架横杆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横杆的两端套接有减震脚套。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上壳的圆顶内部设置有GPS。
进一步的,所述机臂由碳管构成,且截面呈圆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
机身上壳和机身下壳采用复合材料通过模具制作而成,成型效果好,光洁度高,重量轻,而且机身上壳呈光滑流线型曲面,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来减小迎风接触面积,减小风阻系数的优势,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可以减少阻力,增加抗风性能,使飞行更稳定;电池盒通过XT90插头连接在机身下壳底部,采用电池盒和飞控系统单独放置,避免内部线路的电磁干扰,以及热量过于集中对电器元件的损伤;有效的避免了外部恶劣环境对电子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干扰。
机臂采用折叠结构,轻轻扳动机臂锁紧片,机臂连接的第二机臂连接件可以绕着旋转轴在第一机臂连接件的作用下向下旋转90度,折叠完成之后可以减小飞行器的整体尺寸,便于储存和运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正等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2-螺旋桨;3-电调盒;4-机臂;5-第一机臂连接件;6-第二机臂连接件;7-起落架横杆;8-起落架竖杆;9-机身上壳;10-机身下壳;11-机臂锁紧片;12-电池盒;13-XT90插头;14-减震脚套;15-三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3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