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5674.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邦君;林星君;耿宝全;孙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众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传动件,特别涉及一种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常见的机械传动零件,其在机械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齿轮包括本体,本体轴向开设有轴孔且本体的外周面均匀分布有齿牙。目前齿轮为了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齿轮的厚度都较厚,这样使得制造成本高,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开始,金属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企业利润被压制得很低,甚至造成按照原先订单的成交价作出齿轮成品,会造成亏损,对原材料的节约迫在眉睫,另外齿轮还存在润滑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方便润滑油润滑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齿轮,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轴向开设有轴孔且本体的外周面为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轴向贯穿的过油孔,所述的本体两端面均具有围绕轴孔且轴向凸出设置的凸环一,所述的本体两端面均具有围绕过油孔且轴向凸出的凸环二,所述的本体两端面均具有位于相邻过油孔之间且径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一端固连于齿圈的根部,加强筋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一的外周面,所述的本体两端面均具有若干圈与本体同轴设置且轴向凸出的加强环,所述的加强筋和加强环两者凸出于本体端面的高度相一致。
本齿轮通过凸环一的设置,使得轴孔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凸环二的设置使得过油孔周边力学性能好,加强筋和加强环提高了本体端面的结构强度,这样本体在厚度缩小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另外润滑油能够通过过油孔进行流通,润滑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齿轮中,所述的本体两端面均具有凸出的连接肋一和连接肋二,所述的连接肋一的一端固连于齿圈的根部,连接肋一的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二的外周面,所述的连接肋二的一端固连于凸环二的外周面,连接肋二的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一的外周面,连接肋一、连接肋二和加强筋三者凸出于本体端面的高度相一致。这样增加了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齿轮中,所述的加强环的数量为三圈,一圈加强环位于齿圈和凸环二之间,一圈加强环与各个凸环二相连,一圈加强环位于凸环二和凸环一之间。这样分布合理,结构强度好。
在上述的一种齿轮中,所述的齿圈、凸环二和凸环一与两端面的接触部位均为圆弧过渡。这样避免了应力集中,结构强度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齿轮的结构设计合理,结构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在保证原有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齿轮的厚度能够缩小,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而且过油孔的设置能减重,并能提高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轴孔;3、齿圈;4、过油孔;5、凸环一;6、凸环二;7、加强筋;8、加强环;9、连接肋一;10、连接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齿轮包括本体1,本体1轴向开设有轴孔2且本体1的外周面为齿圈3,本体1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八个轴向贯穿的过油孔4,图2中虚线表示本体1两端面,本体1两端面均具有围绕轴孔2且轴向凸出设置的凸环一5,本体1两端面均具有围绕过油孔4且轴向凸出的凸环二6,本体1两端面均具有位于相邻过油孔4之间且径向设置的加强筋7,加强筋7一端固连于齿圈3的根部,加强筋7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一5的外周面,本体1两端面均具有若干圈与本体1同轴设置且轴向凸出的加强环8,加强筋7和加强环8两者凸出于本体1端面的高度相一致,本实施例中凸环二5凸出于本体1端面的高度与加强筋7凸出于本体1端面的高度相一致。
进一步细说,加强环8的数量为两圈,一圈加强环8位于齿圈3和凸环二6之间,一圈加强环8与各个凸环二6相连,一圈加强环8位于凸环二6和凸环一5之间。为了增加结构强度,本体1两端面均具有凸出的连接肋一9和连接肋二10,连接肋一9和连接肋二10均径向分布,连接肋一9的一端固连于齿圈3的根部,连接肋一9的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二6的外周面,连接肋二10的一端固连于凸环二6的外周面,连接肋二10的另一端固连于凸环一5的外周面,连接肋一9、连接肋二10和加强筋7三者凸出于本体1端面的高度相一致;为了避免应力集中,齿圈3、凸环二6和凸环一5与两端面的接触部位均为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众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岭众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5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