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8230.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成;张宇;周旭兵;钱海鹏;吴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H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尿素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柴油车辆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的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柴油车辆尾气排放,加强环保,国四、国五以上的柴油车辆都加装尾气后处理技术,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中增加了尿素液喷射系统。由于尿素溶液的结冰点为-11℃,在此温度以下的尿素溶液会成为冰状物不能流动,使后处理失去作用,达不到应有效果。目前车辆随带的尿素液位传感器都是采用传统的水循环加热装置,用来对尿素液加热,以解决其低温下的使用问题,存在诸多使用缺陷:
1)在环境温度低于尿素溶液结冰温度时,尿素箱内的尿素处于结冰状态不会流动,此时由于发动机的冷却液处于相同的低温下,不能对尿素溶液加热融化,尾气后处理系统不能得到尿素溶液的参与而失去作用,造成尾气排放超标;
2)将发动机冷却液引入尿素箱对尿素溶液加热,在整车装配中要附加循环水管路及电磁阀等部件,增加了整车装配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材料及装配人工成本,若使用过程中出现冷却液遗漏问题,会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后处理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其具有便于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和加热效果好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使用的水循环加热系统带来的诸多不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其包括上座、电加热管、尿素吸液管和传感器组件,其中,所述电加热管、尿素吸液管和传感器组件连接于所述上座的底部,所述尿素吸液管的底部连接有过滤包组件,所述过滤包组件外包裹有电加热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内部与所述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丝相连。
特别地,所述上座通过与车辆尿素箱相配合的接口直接安装在车辆尿素箱上。
特别地,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过滤包组件上,起到相互固定加固作用。
特别地,所述电加热模块包括圆弧形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扣部件,所述电加热丝通过卡扣部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且整体呈蛇形分布。
特别地,所述上座上设置有出线盖,所述电加热丝经电加热管从出线盖引出并通过电线连接电源接头。
特别地,所述传感器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止位块,且其中部设置有浮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于原有的尿素液位传感器上加装电加热装置,在环境温度低于尿素溶液结冰温度时采用直接电加热方式可快速有效溶解尿素结冰,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加热效果好,保证了后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的电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加热尿素液位传感器包括上座1、电加热管2、尿素吸液管3和传感器组件4,所述电加热管2、尿素吸液管3和传感器组件4连接于所述上座1的底部,且三者都竖直布置。所述上座1通过与车辆尿素箱相配合的接口直接安装在车辆尿素箱上。所述尿素吸液管3的底部连接有过滤包组件5,所述传感器组件4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过滤包组件5上,起到相互固定加固作用。
所述过滤包组件5外包裹有电加热模块6,以达到最佳加热效果。所述电加热模块6内部与所述电加热管2通过电加热丝7相连,所述电加热模块6包括圆弧形的基座60,所述基座60上设置有卡扣部件61,所述电加热丝7通过卡扣部件61固定于所述基座60上并通过注塑包胶进行防水防腐处理,且整体呈蛇形分布。
所述上座1上设置有出线盖8,所述电加热丝7经电加热管2从出线盖8引出并通过电线连接电源接头9。
所述传感器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止位块10,且其中部设置有浮球11。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8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废气能量三级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