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52227.6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佰爽;施璐;谭立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电池 梯次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是指,当动力锂电池使用到一年期限后,其容量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继续使用时,将电池组拆解为电池甚至是电芯,根据淘汰下来通过筛选可以按级别分别使用到通信电源、太阳能路灯、储能领域以使动力锂电池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传统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直接使用,忽视电池中已经处于失效状态的电芯直接应用中其他领域,此种处理方法下,有效电芯与无效电芯共同使用,间接影响了有效电芯的使用效率,同时电池的输出电压不稳定。另外一种是整体淘汰使用,即将电池组拆解后,对每个电池进行测量,对测量不合格的电池予以整体淘汰,这样操作会是电池内的有效电芯被浪费,降低了梯次利用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旨在提高梯次利用的动力锂电池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每个电池的利用效果,节能环保。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包括,
读取单元,获取所述动力锂电池内每个电芯的可再使用性指数;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可在使用性指数计算所述动力锂电池内可再使用电芯数量;
连接单元,于所述可再使用电芯数量不小于N时,通过一连接装置跨连可再使用电芯以短路不可再使用电芯形成可再次使用的动力锂电池,其中,
N=【2P/3】,
P为所述动力锂电池内电芯的总数,N为正整数。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计算器,于所述可再使用的电芯数量不小于N时,计算不可再使用电芯于所述动力锂电池中的数量,
选择器,根据不可再使用电芯的数量选择所述连接装置;
连接器,通过连接装置跨连可再使用电芯以短路不可再使用电芯形成可再次使用的动力锂电池。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横跨连接装置和纵跨连接装置,所述选择器包括:
判断装置,判断不可再使用电芯的数量是否为偶数;
选择装置,在所述不可再使用电芯的数量为偶数的状态下,选择所述横跨连接装置;在所述不可再使用电芯的数量不为偶数的状态下,选择所述纵跨连接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横跨连接装置包括一横跨连接杆,所述横跨连接杆两端外折形成横跨第一连接件和横跨第二连接件,所述横跨连接杆、所述横跨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横跨第二连接件处于同一水平方向。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于所述横跨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横跨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横跨缓冲段,于所述横跨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横跨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横跨缓冲段。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于所述横跨第一连接件、所述横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所述电芯的横跨连接孔。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纵跨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杆,内折所述纵跨连接杆两端以分别形成纵跨第一连接件、纵跨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纵跨第一连接件平行于所述纵跨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动力的梯次利用系统,其中;于所述纵跨第一连接件、所述纵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匹配所述电芯的纵跨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从动力锂电池中获取可再使用的电芯,并通过连接装置短路不可再使用的电芯,一方面,提高了动力锂电池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效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锂电池的梯次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52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半自动卷绕机滚轮式导轨结构
- 下一篇:并联电池包智能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