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及其行李箱盖铰链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42246.0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00 | 分类号: | E05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王玮,周心志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行李箱 铰链 缓冲 装置 | ||
1.一种用于汽车行李箱盖铰链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与所述铰链的至少一部分连接的固定部(1);
第一缓冲部(2),所述第一缓冲部(2)设于所述固定部(1)上,并且是能变形的;
第二缓冲部(3),所述第二缓冲部(3)设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上,并能够在与所述汽车的零件接触后变形,所述第二缓冲部(3)具有在其自身变形时相对于所述汽车的零件进行摩擦移动的至少一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汽车的零件为钣金件(7),所述第二缓冲部(3)的至少一个表面为弯曲的第一表面(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缓冲部(3)具有能变形且弯曲的摩擦片(32),所述第一表面(31)设置在该摩擦片(3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缓冲部(2)为三角形的缓冲块(21),所述第二缓冲部(3)有两个,它们相关于所述第一缓冲部(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部(2)的相对两侧,且各自向外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缓冲部(2)包括穿过所述缓冲块(21)的一定数量的吸能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孔(23)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缓冲部(2)具有在所述第二缓冲部(3)与所述汽车的零件接触之后所述第一缓冲部(2)与所述汽车的零件进一步接触而变形的至少一个表面,该表面为第二表面(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表面(31)和所述第二表面(22)中的至少所述第一表面(31)上覆有用于避免摩擦出现异响的植绒层或静电喷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缓冲装置辅助固定于所述铰链的至少一部分的能变形的安装限位块(4),所述安装限位块(4)在力消除后其截面形状为L形,以至少部分地包住所述铰链的至少一部分。
15.汽车,其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行李箱盖内的铰链,其特征是:所述铰链与所述汽车的车身的零件之间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铰链为鹅颈式铰链,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铰链的弯管(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422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