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及含有其的光伏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258.0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贝贝;张强;李民吉;李兴亮;张军科;魏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可控 育苗 含有 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培养温室。
背景技术
用于育苗的塑料拱棚主要采用竹材或荆条或6~8mm的钢筋弯成弓形棚架,高lm左右,拱棚上覆盖塑料薄膜,为了加强防寒保温,棚的北面可加设风障,夜间在棚面上加盖草苫。跨度在3~5米的拱棚多采用竹材为弓形棚架,跨度6m的一般用钢筋作弓形棚架。
白天拱棚内的气温增温速度较快,最大增温能力可达20℃左右,在高温季节容易造成高温危害;但入夜降温速度也快,有草苫覆盖的半拱圆形小棚的保温能力仅有6~12℃。小拱棚内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相似,但不如气温剧烈。一般棚内地温比露地高5~6℃。棚内相对湿度可达70%~100%;白天通风时,相对湿度可保持在40%~60%,平均比外界高20%左右。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培植高质量的新品种作物和花卉有了更多的需求,对育苗拱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设置有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的光伏温室。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上方设置有喷水喷头;在拱棚内地面上支设有高压喷雾水管,所述高压喷雾水管连接有多个高压喷雾头,所述高压喷雾水管的两端与所述温湿度可控 育苗拱棚两端的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外设置有排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内设置有温湿度监控装置。
其中,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外覆盖有地膜,所述地膜连接有可卷绕地膜至拱棚顶部的卷轴。
其中,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内的地面填充物为粗石子。粗石子层的厚度为10~30cm。
拱棚内填充的粗石子通常可选用粒径1mm~2cm的粗石子,填充的厚度在10cm以上可顺利排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温室,所述光伏温室内设置所述的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
其中,所述光伏温室的顶部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连接有多个喷水喷头,喷水喷头悬挂在所述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上方。其中,所述光伏温室内设置2~20个拱棚。视温室的规模大小,拱棚的长度方向和所述光伏温室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垂直。
其中,所述光伏温室内相邻的拱棚间距为0.5~2m。小的间距0.5~1m左右可以通过人员,在光伏温室中间留宽度1.5~2m的过道,可以通过小车、设备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温室内设置有补光灯和排气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代农业科研和生产中育苗的不同生长特性,设计了适合多种植物育苗的温湿度可调的拱棚。这种育苗拱棚装置具有温湿度可调、培养间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内部设置所述温湿度可调拱棚的光伏温室。在光伏温室内,拱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均可控,结合拱棚内的温湿度监控设备、喷水喷头、高压喷雾设备,实现育苗温度、湿度、光照的监控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的结构简图。
图2是相邻两个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的正面视图。
图3是设置了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的光伏温室的正面视图。
图4是实施例2设置了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的光伏温室的俯视图。
图中,1为温湿度可控育苗拱棚,101为拱棚支撑结构,2为高压喷雾水管,3为地膜,301为地膜卷轴,4为温湿度监控装置,5为水管,501为喷水喷头,6为光伏温室,601为补光灯,602为排风扇,7为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最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见设备和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幼苗扦插箱
- 下一篇:声表面波器件、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及叉指式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