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动电极的电容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2952.1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段祥华;郁楠;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传感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14 | 分类号: | G01L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电极 电容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压力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让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动电极立着,即动电极的受压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或动电极立着的多个电容压力传感器并联的立式动电极的电容压力传感器。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铀浓缩等需高可靠性、小微量程的高精度测量。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大多基于平行板电容器。这样的电容压力传感器在小微压力测量方面呈优势。电容压力传感器设置有定电极与动电极,动电极受压后,相对于定电极发生位移,使电容发生相对变化,对其放大处理后,对应于压力,电容压力传感器有输出。动电极一般用恒弹性薄膜制作,可以看成是周边固支的、受压可自由移动的。如图4所示的单个电容压力传感器,动电极尽管很薄,但是动电极自重产生的压力全部或可分解出的压力分量与重力方向重合时,对传感器产生很大影响。如图4对于动电极1水平用时,自重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值为:动电极厚乘以动电极材料的比重。以最小量程为0~1.5kPa(干式)电容压力传感器为例,动电极厚80μm左右,能产生的压力最大为8Pa~10Pa左右,其相对影响最大为0.5%F.S~0.6%F.S;对于最小量程为0~100Pa的电容压力传感器,动电极厚为50μm左右,自重能产生最大压力为5Pa左右,最大影响已达5%F.S。同样,对于最小量程为绝对压力15Pa的电容绝对压力传感器,动电极也为20μm厚,也产生2Pa的压力,无论该电容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动电极受压位移方向向上还是向下,±2Pa的非线性是很大的。这种影响靠电子电路修正是不可能的。对于现有的电容压力传感器的动电极自重影响,并没有引起设计和使用者的重视。对于表压(相对大气压)的电容压力传感器,安装后,如动电极呈水平状态时,必然产生零点位移,就用电路上的电位器调零点,根本不管其影响。还以图4为例,电容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为0~100Pa时,动电极1的厚度为50μm能产生5%F.S的非线性。也就是说动电极1受压位移方向是上下移动,带环口及焊座引压口18向下时,从引压口施加正压力,这个压力方向与动电极自重产生的压力方向相反。动电极的张力与静电场静电力忽略不计时,0~5Pa左右的压力,由于存在惯性,动电极根本没发生位移。工程上称为死区,或者说最大可分辨的是5Pa以上压力。如果让引压口向上,动电极呈水平状态时,该传感器对于0~-5Pa测量时,依然不确定。∣±5Pa∣是不可抗拒的非线性。从电容压力传感器受压的力学分析得出结论:如果能让动电极受压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正交)或动电极立着的多个电容压力传感器并联时,就可以全部或大大减少动电极自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动电极的电容压力传感器,解决了现有的电容压力传感器的动电极自重影响,产生非线性大,精度低等问题,其结构设计合理,不仅有效回避了动电极自重影响,减少非线性,而且让表压测量提高分辨率和精度,还可使有效测量范围向小微方向大幅扩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立式动电极的电容压力传感器包括匹配外壳,与匹配外壳组装在一起的定电极、管状引出电极、动电极和引压口,其技术要点是:两个所述动电极利用带有刃口焊口的过渡焊接环与带有公共焊座引压口夹持绷紧固定,与定电极的带有内环口的匹配外壳上的刃口焊口焊接固定在一起,并让两个动电极的受压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引线将动电极的管状引出电极相互连接,构成两个电容压力传感器立着的动电极相并联的电容压力传感器。
固定有两个受压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动电极的所述带有公共焊座引压口组装在带有气泡式水平仪的屏蔽壳内,带有公共焊座引压口的端部通过波纹管延伸连接有使用安装引压口,在使用安装引压口上设置有调平机构,通过调整螺栓微调使动电极的受压位移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
所述动电极与定电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焊接在一起。
夹持动电极的带有刃口焊口的所述过渡焊接环与带有公共焊座引压口所采用的材料均与动电极的材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传感技术研究所,未经沈阳市传感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2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姜汁的制作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枣自动去核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