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1231.0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聂洪涛;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4 | 分类号: | A61L27/34;A61L27/32;A61L27/18;A61L27/16;A61L27/50;A61L27/56;A61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张晶,郭佩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植入 | ||
1.一种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多孔层,由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和骨传导材料组成;
一第二多孔层,由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和胶原组成;
一位于第一多孔层和第二多孔层之间的中间层,由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组成,其孔隙率低于第一多孔层和第二多孔层,或无孔;
植入物植入患者硬脑或脊膜缺损部位时,该第一多孔层与骨组织贴合,该第二多孔层与硬脑或脊膜贴合;
植入物的骨传导材料促进骨组织长入第一多孔层,胶原促进硬脑或脊膜组织在第二多孔层的修复与再生;
中间层减少或防止脑脊液从第二多孔层和硬脑或脊膜溢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为聚芳醚酮、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膨体聚四氟乙烯、聚乳酸、聚乙醇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芳醚酮为聚醚醚酮或聚醚酮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取自牛或猪的组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由含非胶原聚合物的纤维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含带有骨传导材料的涂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层由含非胶原聚合物的纤维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含带有胶原的涂层。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为聚醚酮酮。
11.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非胶原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和所述第二多孔层的孔隙率为20-9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率为30-8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率为40-7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层和所述第二多孔层的孔径为10-1000微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为20-800微米。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为50-500微米。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孔隙率为0-10%。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材料包括类骨磷灰石材料或磷酸钙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非胶原聚合物在第一多孔层与中间层的界面处渗透入第一多孔层的孔隙。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硬脑或脊膜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非胶原聚合物在第二多孔层与中间层的界面处渗透入第二多孔层的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1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踏式可调温洗手器
- 下一篇:冶金金属材质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