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具有该结构的充气窗帘、窗帘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7505.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建 |
主分类号: | A47H23/04 | 分类号: | A47H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1 | 代理人: | 龚洁 |
地址: | 417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装置 以及 具有 结构 窗帘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气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具有该结构的充气窗帘、窗帘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目前的充气气囊大多使用在车辆防碰撞领域,用以保护驾驶员。
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火、防风、除尘、保暖、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目前的电动窗帘大多是:电动开合帘、电动卷帘、电动丝柔百叶、电动天棚帘、电动木百叶等等。
上述电动窗帘的缺陷在于,功能性单一,仅可以实现简单的闭合功能;在进行分隔空间时,缺少灵活性。同时,当不需要使用窗帘时,收纳起来十分不方便。
上述充气气囊的缺陷在于,一般仅用于防碰撞领域,不能够起到隔离空间,减少热排放的功能,另外也无法实现自由收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分隔空间、智能控制、冬天保温夏天隔热的充气窗帘。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智能化、操作简便的充气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软体和导向气囊,所述充气软体内部设有气囊,气囊的内部通过设置隔膜层将气囊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腔,所述空气腔之间相互连通并设有用于进气及排气的通气阀;
所述导向气囊的容积小于充气软体中气囊的容积,当充气装置内部气体增加时,所述导向气囊先膨胀完毕,所述气囊沿着所述导向气囊横向和竖直膨胀并通过导向气囊限制横向/竖直移动方向,当充气装置内部气体被抽取时,所述气囊被压缩成薄片状;
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气囊和导向气囊膨胀的充气机,所述充气机与所述气囊相连通;
用于控制充气机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充气机通过伺服电机连接;
用于空气腔中除尘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气囊中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微控制器连接;
用于的检测气囊移动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微控制器连接;
用于与外界通信连接的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以接收外部的无线控制信号。
更进一步,所述无线收发器通过WI-FI接入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与共享云端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通过接收共享云端的操作指令后,发送至微控制器。
更进一步,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与导向气囊配合的填充气囊,用以配合导向气囊在所述充气软体充气不足时,填充原本在所述充气软体有足够充气时的空间。
更进一步,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收纳器,所述收纳器包括:容纳腔室和导向通道,
所述导向通道与容纳腔室连通,用以在气囊被压缩成薄片状时,按照导向通道设置的形状收纳至容纳腔室内。
更进一步,所述充气软体为透明的材质的塑料或者橡胶体。
更进一步,所述充气软体为充满氢气的轻质袋状或囊状结构体。
更进一步,所述无线收发器为WI-FI、蓝牙、NFC以及射频RFID。
更进一步,所述隔膜层包括:热反射层、隔热层以及防水层中的一层或者多层。
为了解决提供能够分隔空间、智能控制、冬天保温夏天隔热的充气窗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窗帘,包括所述的充气装置和固定连接部,
所述充气装置的上侧设置有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包括:套接槽、连接部以及上连杆,所述充气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与套接槽连接,将所述套接槽套接于上连杆上,将所述充气装置中的充气软体垂直悬挂在所述上连杆上横向滑动。
为了解决汽车内分隔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窗帘气囊装置,包括所述的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软体,沿着车体在车室内侧的侧面的上方配置,并可以沿着该侧面向下方膨胀,所述侧面包括:前挡风玻璃、两侧车窗以及后挡风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建,未经刘新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7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接收通道模块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船载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