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0517.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名伟;丁宏毅;谢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远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电动车 地下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存车库,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
对于电动车的存储停放,目前大多采用地上与自行车库混放的形式。较为简易的地上自行车停车库大多为车棚,其自行车及电动车停放数量较少,单个车辆占用面积大,停放杂乱无章,且容易丢失。还有一些立体式自行车或电动车存储装置,其可实现自行车的多层停放,但是其仍需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影响市容美观。
中国专利201210171767.1中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包括圆柱体侧壁、位于侧壁内的机械转台及自行车支撑架,其中,机械转台包括机械手臂、旋转装置及升降装置。机械手臂、旋转装置及升降装置可实现自行车的取放、旋转及升降,从而实现将自行车放置于圆柱体侧壁内安装的支撑架上。该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可以实现自行车的立体式多层存储,大幅增加存车数量,且不占用地面空间。
但是,针对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重量大、尺寸范围不一致等因素,上述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则存在承载力小,平稳性欠佳等问题,不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好、运行平稳高效的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式支撑单元及中心输送单元构成,拼装式支撑单元由笼式筒体及圆周设置在笼式筒体内壁朝向轴心位置的多层存放架构成;在该拼装式支撑单元的轴心位置安装所述中心输送单元,该中心输送单元由平行的旋转导轨、上驱式输送台升降机构、轴支撑式旋转机构及输送台构成,在旋转导轨的顶部设置所述上驱式输送台升降机构,所述输送台由上驱式输送台升降机构驱动沿旋转导轨进行升降,旋转导轨底部设置轴支撑式旋转机构,旋转导轨及输送台由轴支撑式旋转机构驱动进行水平旋转,输送台包括横架、导轨滑座及双层车辆承载装置,横架两端设置有导向运行于旋转导轨上的导轨滑座,在横架上水平垂直安装双层车辆承载装置。
而且,所述的笼式筒体由多根立柱及多层的多边形横梁单元构成,所述多边形横梁单元由多根水平横梁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形成,一层多边形横梁单元与其相邻层的多边形横梁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自行车的高度,所述的多边形横梁单元中的每根水平横梁的端部均焊接固装有横梁连接法兰,在立柱的两侧面也相应焊接有立柱连接法兰,在横梁连接法兰及立柱连接法兰上对应制有螺栓孔,水平横梁通过两侧的横梁连接法兰与立柱连接法兰采用螺栓对位固装。
而且,所述的双层车辆承载装置包括双层架体、上载车架、上拖车架、上驱动机构,下载车架、下拖车架及下驱动机构,其中双层架体由对称的双层导轨架及两端部支架固定而成,在双层导轨架的上层导轨架上移动安装所述上载车架及上拖车架,在双层导轨架的下层导轨架上移动安装所述下载车架及下拖车架,在上层导轨架底部安装上驱动机构,该上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拖车架,在下层导轨架底部安装下驱动机构,该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下拖车架,上拖车架、下拖车架与上载车架、下载车架之间设置挂钩机构,通过该挂钩机构挂装或者脱开。
而且,所述的多层存放架包括多个由两平行支架构成的存放架,该两平行支架之间导向承载所述上载车架或下载车架。
而且,所述的上驱式输送台升降机构包括与旋转导轨固定安装的底部支撑架、顶部支撑架,在旋转导轨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安装主动同步带齿轮及被动同步带齿轮,并在每根旋转导轨上绕其主动同步带齿轮及被动同步带齿轮安装同步带;在两旋转导轨的上部之间固装水平电机架,在该水平电机架上安装升降驱动电机及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于两旋转导轨上的主动同步带齿轮同轴固定安装,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进而通过同步带齿轮带动同步带升降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远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远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0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