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非金属车头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4316.3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孖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罗美威奥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非金属 车头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车头外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优良曲面造型、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抗冲击性好的地铁非金属车头外罩。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车头罩外罩采用大量的不锈钢加强的结构,而金属结构采用手工拼接焊接成型,焊接量较大,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精度和一致性,从而给后续总成组装及挡风玻璃等部件的安装带来困难,也不利于维护维修。同时不锈钢加强的结构使得车头的整体重量增加,不利于提速,与目前轨道交通车辆高速、节能理念所不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空气动力学性能好、抗冲击性好的地铁非金属车头外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非金属车头外罩,包括车顶、车头外罩、前脸、侧围、底部导流罩和司机室骨架,所述车顶与车头外罩圆滑过渡连接,车头外罩与侧围圆滑过渡连接,侧围与车顶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前脸与车头外罩连接;所述底部导流罩的上方分别与车头外罩的底部和侧围的底部对齐;所述底部导流罩与司机室骨架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司机室骨架包括车顶弯梁、边梁、弧形加强梁、上横梁、中横梁、左纵梁、右纵梁、中纵梁和底板;车顶弯梁的两端与边梁连接,车顶弯梁的中部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通过弧形加强梁与边梁连接;上横梁和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中纵梁的顶部与中横梁连接;边梁、左纵梁、右纵梁和中纵梁的底部均与底板连接;
车顶弯梁与车顶固定连接,边梁和弧形加强梁与侧围固定连接,上横梁、中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和底板与车头外罩固定连接,中纵梁与前脸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车顶、车头外罩、前脸和侧围一体成型。
优选的是,所述车头外罩上集成设置有车灯、前窗、雨刷器安装位。
优选的是,所述司机室骨架上设有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非金属车头外罩通过高强度钢骨架与不锈钢车体连接,周边有挡胶泡棉,装车时用密封胶密封,便于安装调整,能够适应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吸能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司机室骨架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车顶1、车头外罩2、司机室骨架3、侧围4、前脸5、底部导流罩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地铁非金属车头外罩,包括车顶1、车头外罩2、前脸5、侧围4、底部导流罩6和司机室骨架3,车顶1与车头外罩2圆滑过渡连接,车头外罩2与侧围4圆滑过渡连接,侧围4与车顶1圆滑过渡连接,前脸5与车头外罩2连接;底部导流罩6的上方分别与车头外罩2的底部和侧围4的底部对齐;底部导流罩6与司机室骨架3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司机室骨架3包括车顶弯梁31、边梁32、弧形加强梁33、上横梁34、中横梁35、左纵梁36、右纵梁37、中纵梁38和底板39;车顶弯梁31的两端与边梁32连接,车顶弯梁31的中部分别与左纵梁36和右纵梁37连接;左纵梁36和右纵梁37通过弧形加强梁33与边梁32连接;上横梁34和中横梁35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36和右纵梁37连接;中纵梁38的顶部与中横梁35连接;边梁32、左纵梁36、右纵梁37和中纵梁38的底部均与底板39连接;
车顶弯梁31与车顶1固定连接,边梁32和弧形加强梁33与侧围4固定连接,上横梁34、中横梁35、左纵梁36、右纵梁37和底板39与车头外罩2固定连接,中纵梁38与前脸5固定连接。
车顶1、车头外罩2、前脸5和侧围4一体成型,车头外罩2上集成设置有车灯、前窗、雨刷器安装位,司机室骨架3上设有与车体连接的连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罗美威奥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罗美威奥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4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