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风能回收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0513.1 | 申请日: | 2016-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风能 回收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风阻收集自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风能利用领域的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目前风力自发电系统现用于路灯照明方面比较普片、用于电动车自发电系统一直至今无法突破、浪费了大量的车辆自身惯性动能资源,限制了电动客车和电动货车的普及、燃油汽车尾气不断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现有的电动车对电瓶存在高度依赖,且充电时间长放电时间短、续驶能力差、维护成本高,本套电动车风能自发电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理念、将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能、滑行惯性动能、车轮的惯性动能通过风电转换发电为车身源源不断的充电、极大的提高了电动车的续驶能力、降低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电动车风电转换发电的设计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补充了传统电动车的不足、将车在行驶过程中来自车头前方必须承受的阻力风能和车轮的惯性动能转换成电能为车载蓄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是将普通的双向吸风的车轮设计成双向吸风自平衡空气高效压缩车轮,在同一个车轮上设计一侧从外侧向内侧吸风并从内侧将吸入的风阻收集导入至车尾部的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另一侧从内侧向外侧吸风并从外侧将吸入的风阻收集导入至车尾部的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车轮外侧吸风口的面积是车轮外侧出风口面积的三至五倍、车轮内侧吸风口的面积是车轮内侧出风口面积的三至五倍,车轮外侧吸风口的面积和车轮内侧吸风口的面积相等、 车轮外侧出风口的面积和车轮内侧出风口的面积相等,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吸风口的面积分别是相应的出风口面积的三至五倍、从而致使出风口的风阻压力是吸风口风阻压力的三至五倍,车轮内侧出风口和车轮外侧出风口的面积变小后增加了相应的一侧吸风口的面积、吸风口面积增大后收集的风阻增多、同时也增大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车轮内侧和外侧出风口面积减小后、内侧和外侧收风管的内径也随之减小,内侧和外侧收风管的内径减小后收风管总重量减轻、总体积变小,此双向吸风自平衡空气高效压缩车轮在增大风阻收集的同时减小了收风管整体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车辆的货运和载客空间,前后双向吸风自平衡空气高效压缩车轮的车轮内侧收风管和车轮外侧收风管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车轮支撑架上,固定在车体上的每个导风活动弯管的弯曲角度需控制在100度至170度之间,将车轮外侧吸风口压缩后的空气通过车轮内侧出风口、车轮内侧收风管、导风活动弯管、弹性可伸缩耐压力连接软管、车体内置导风管导入至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并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将车轮内侧吸风口压缩后的空气通过车轮外侧出风口、车轮外侧收风管、导风活动弯管、弹性可伸缩耐压力连接软管、车体内置导风管、导入至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并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将车顶前下方前挡玻璃上方收风口和前挡玻璃下方前盖上方收风口集中收集的风阻通过车顶内置导风管和前挡玻璃两侧前盖收风导风管导入至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并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将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的内部通过筒型内封闭式风叶轮内置隔板封闭,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同时充入超级电容和驱动电池,超级电容和驱动电池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将车头的上下左右平面之间的风阻集中收集:前挡玻璃上方车顶前方、设收风口通过车顶内置导风管导入至尾部风力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发电性能稳定、车速和发电量成正比车速越快发电量越大。
本实用新型在车滑行、减速和下坡时是惯性充电和车身零放电的关系。
车头部位除顶部的前挡玻璃下方前盖上方收风口和车顶前下方前挡玻璃上方收风口要在满足车正前方风阻充分收集的情况下口径尽量小,从而尽量满足客车内的乘坐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有导风管全部采用轻质不锈合金材料、轻质树脂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导风管连接点要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未经刘言成;刘立上;殷木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0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