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6410.X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丁昊然;丁智峰;李艺频;蔡春枝;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0;A23L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章登亚 |
地址: | 24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制 豆制品 夹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
背景技术
在豆制品的卤制过程中,需要用夹层锅煮,夹层锅受热均匀、加热稳定,是卤制豆制品的常用设备;现有的夹层锅主要是一种半球形夹层锅,其设置转动装置,使锅体能够转动,从而倾倒锅内物料;然而在一些品质较高的卤豆制品制作过程中,涉及豆制品的卤煮-晾干-再卤煮过程,甚至有更多次卤煮过程;此时传统的倾倒式夹层锅,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部分豆制品卤制过程中需要多次“卤煮-晾干-再卤煮”的工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能够方便豆制品的进料与出料。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包括内锅体、外锅体、卤架和锅盖;所述内锅体与外锅体中间形成夹层,卤架为至少2层,包括每层的圆形网格盘和固定各网格盘的支架,支架上部的末端设置把手;所述内锅体底部设置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锅体为上部分为圆柱筒体、下部分半球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卤架分为4层,其中最下部一层网格盘直径小于上部各网格盘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夹层中通入热蒸汽,或设置加热器和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内部设置了多层卤架,将豆制品放入卤架上,连连同卤架一起取出与放下,能够省去传统夹层锅多次倾倒或捞取的麻烦,便利;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放液管的设计,卤汁由放液管放出,避免倾倒的麻烦;由于不采用倾倒的形式,锅体可以制造的高大,能够实现大批量卤煮,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的卤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包括内锅体1、外锅体2、卤架3和锅盖4;所述内锅体1与外锅体2中间形成夹层,卤架3为至少2层,包括每层的圆形网格盘31和固定各网格盘31的支架32,支架32上部的末端设置把手33;所述内锅体1底部设置排液管11。
所述内锅体1为上部分为圆柱筒体、下部分半球空腔。
所述卤架3分为4层,其中最下部一层网格盘31直径小于上部各网格盘31直径。
所述夹层中通入热蒸汽,或设置加热器和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卤制豆制品用夹层锅,内部设置了多层卤架3,将豆制品放入卤架3上,连连同卤架3一起取出与放下,能够省去传统夹层锅多次倾倒或捞取的麻烦;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放液管的设计,卤汁由放液管放出,避免倾倒的麻烦;由于不采用倾倒的形式,锅体可以制造的高大,能够实现大批量卤煮,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6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层锅
- 下一篇:一种带搅拌装置的养生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