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T的冷风机及其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5927.7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张剑英 |
地址: | 3112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t 冷风机 及其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环境下对局部热源进行定向制冷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风机及其冷却系统,主要涉及CT球管散热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功率CT球管的等效热容量提高及寿命延长。
背景技术
CT扫描机主要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内的CT球管以及探测器组件,其中CT球管是CT的X射线源,是高价值的消耗件。CT球管的管芯主要由灯丝、旋转靶盘以及真空腔构成。灯丝加热产生热电子,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轰击重金属靶盘,产生X射线。CT球管曝光时,99%的电能转换为热能,1%的电能转换为射线能。热量由管芯与管壳之间的绝缘油吸收,通过油路循环,由热交换器与CT球管所在的机架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机架内的空气热交换系统将热量排出。
CT球管曝光时,灯丝、靶盘、轴承等金属构件发热产生微粒子,当管腔内微粒子累积浓度到达阈值时,管腔高压放电,CT球管寿命终止。管芯当前热负荷为沉淀在管腔内的热量,为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热量的差值,这个差值越小,CT球管的等效热容量越高,管腔内微粒子增生越少,CT球管的使用寿命越长。管芯过热会导致微粒子增生加剧,使得CT球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或者损坏。
现有技术中,机架内空气热交换主要为风冷与水冷。大部分CT机架散热采用风冷方式。机架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机架进风口吸入室内的常温空气,CT球管热量与机架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机架风机将热量排出机架到机房,再由机房的空调将热量交换到室外。当机架内环境空气温度较高时会降低CT球管的散热效率,散热效率不足将极大地缩短CT球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CT机房内的一体化冷风机及其冷却系统,当CT机架内部环境空气温度较高时,冷风机能够向机架内部补充冷量及风量,降低机架内部的空气温度,提高机架内部的空气循环流量,从而提高CT球管的散热效率,延长CT球管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提供一种冷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排热风机以及冷气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冷气出口以及热气出口。蒸发器与冷凝器上下一体设置,且位于冷凝器的正上方。冷气风机设置在蒸发器的背面,流经蒸发器形成的冷风经过冷气风机后由冷气出口排出,排热风机设置在冷凝器背面,流经冷凝器形成的热风流经导热风机后从热气出口排出。在冷凝器的背面设置有密封舱,密封舱将冷凝器四周包围密封,密封舱的上侧为梳子形状,梳齿嵌入冷凝器导热翅片上端边界,密封隔绝翅片之间的间隙,蒸发器与冷凝器翅片上下仍为一体。在密封舱的背面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在通孔上对应设置有排热风机;在冷凝器的下方还设置有冷凝水托盘及冷凝水箱。
进一步地,冷凝器设有冷凝铜管和散热翅片,冷凝铜管设置在散热翅片中,蒸发器设有蒸发铜管和导冷翅片,蒸发铜管设置在导冷翅片中,导冷翅片与散热翅片上下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在冷凝水托盘与冷凝水箱之间设置有滤水网,冷凝水从冷凝水托盘汇集通过滤水网后到冷凝水箱中。
进一步地,冷气风机为离心式风机,排热风机为轴流式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冷风机的冷凝器散热采用两级交换,第一级为冷凝器背面的密封舱及密封舱通孔上固定的排热风机,第二级为冷风机导热风机。密封舱将冷凝器四周侧面包围密封,排热风机工作时能够在冷凝器的前后侧建立较大的气压差,从而提高排热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风损及风噪,导热风机能够将热量有效导流出排热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为设置在室内的医疗器械局部热源定向提供充分有效地冷却,提高医疗器械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包括CT扫描机,CT扫描机包括机架,机架设有外壳、框架、大孔径环形轴承及转盘,大孔径环形轴承的中心为扫描孔中心,大孔径环形轴承的定子由框架支撑,在转盘上固定有CT球管以及探测器组件,CT球管以及探测器组件随转盘一道围绕扫描孔中心旋转,在机架的外壳上还设有机架进风口和机架出风口,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如前述的冷风机、接收控制器、发射处理器、机架温度传感器,冷风机的冷气出口通过冷气管道与机架进风口相连通;接收控制器设置在冷风机中;发射处理器设置在机架的转盘上;机架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架转盘上,与发射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机架进风口的局部区域与冷气管道相连接,从机架进风口可以进入机架外部的机房内的常温空气与冷却系统的冷气管道内的冷气。
进一步地,机架进风口位于机架的下侧,机架出风口位于机架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未经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5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