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39082.6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干恬;白晓东;高小雁;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B50/33;A61B5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窥镜 手术 移动 悬挂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医院消化内窥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如: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窥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窥镜下息肉电切术、内窥镜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等技术的发展,内窥镜下治疗所用到的操作器械也越来越多,众所周知,内窥镜下所用的操作器械都是小巧细长形状,一端是工作端,另一端是手柄,并且内窥镜下治疗操作需要多件小巧细长形状的器械反复配合完成。因此,需要护士熟练、快速选择器械递给配合医生操作。目前,用于内窥镜下的器械放置在平面推车台面上,由护士配合供给医生临床使用,使用后的细长器械简单盘曲后放回平面推车台面上,如需反复使用,在器械较多的情况下,对于配合护士来说则需要挑拣器械,给快速准确的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使得效率降低。研发一种高度可调、使用方便,小巧灵活,利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是本技术领域需要完成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使用方便,小巧灵活,利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由底架、脚轮、栏筐、空心立柱、上支架、横杆、挂钩、手轮螺纹顶丝、支撑梁、顶置托盘及小托盘组成,其特点是:方形框架式平面底架下面四角安装带制动脚轮,连接脚轮底架两侧的横梁中部上面分别垂直固定空心立柱,门形上支架两个下端分别插入两个空心立柱内,并由手轮螺纹顶丝锁紧,门形上支架顶面上通过支撑梁水平固定矩形顶置托盘,门形上支架上部框架之间固定横杆,横杆上间隔国定多个水平挂钩,两个空心立柱之间固定矩形栏筐坐落在底架上,矩形栏筐一侧的空心立柱上固定小托盘,构成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用于悬挂小巧细长形状的器械,顶置托盘放置用完的器械,通过手轮螺纹顶丝可任意调节支架高度,以适应操作者工作需要。栏筐内可放置消毒衣服,也可防止所悬挂器械摆动幅度过大或掉入地面。小托盘可摆放如注射器、纱布、造影剂、手套等无需悬挂的小件物品。本实用新型除脚轮为均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便于每次操作完成后的擦拭消毒。
本实用新型高度可调、使用方便,小巧灵活,利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适于在内窥镜下手术使用,达到了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由底架1、脚轮2、栏筐11、空心立柱10、上支架5、横杆8、挂钩9、手轮螺纹顶丝4、支撑梁6、顶置托盘7及小托盘3组成,其特点是:方形框架式平面底架1下面四角安装带制动脚轮2,连接脚轮2的底架1两侧的横梁中部上面分别垂直固定空心立柱10,门形上支架5两个下端分别插入两个空心立柱10内,并由手轮螺纹顶丝4锁紧,门形上支架5顶面上通过支撑梁6水平固定矩形顶置托盘7,门形上支架5上部框架之间固定横杆8,横杆8上间隔国定多个水平挂钩9,两个空心立柱10之间固定矩形栏筐11坐落在底架1上,矩形栏筐11一侧的空心立柱10上固定小托盘3,构成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移动悬挂托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39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