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95557.6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陶学恒;芦金石;刘志勇;刘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28;A47L11/40;G08B19/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99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消防 预警 智能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人们生活起居方式有很大的变化,许多家庭成员由于需要上班,家中无人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现在家庭中各种电器越发复杂,燃气使用很少维护,容易发生电火和燃气泄漏火灾,由于人们工作越来越慢家庭的危险如果不及时发现,将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性后果,所以需要一款既能帮助做清洁又能防止灾难性火灾发生同时还能够防盗功能,具有远程报警远程受控移动的机器人越来越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扫地拖地和消防预警功能的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包括红外传感器(1)、超声波测距传感器(2)、火焰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5)、燃气传感器(7)、下壳(8)、第一悬挂(9)、摄像头声音传感器(10)、第二悬挂(12)、底层红外传感器(13)、前防撞罩(14)、操作按钮(15)、第一主动轮(16)、万向轮(17)、前旋转扫地轮(19)、电池盒(20)、第二主动轮(21)、拖地海绵(22)、距离传感器(23)、垃圾拾取轮(25)、负压空气泵(26)、上壳(27)和垃圾箱(28),红外传感器(1)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2)分别安装在前防撞罩(14)上,火焰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5)和燃气传感器(7)分别安装在上壳(27)上,第一悬挂(9)和第二悬挂(12)对称安装在下壳(8)的左右两边,第一主动轮(16)安装在第一悬挂(9)上,第二主动轮(21)安装在第二悬挂(12)上,摄像头声音传感器(10)安装在前防撞罩(14)中间,底层红外传感器(13)安装在前防撞罩(14)的下端,操作按钮(15)安装在上壳(27)上,万向轮(17)、前旋转扫地轮(19)、电池盒(20)、拖地海绵(22)、距离传感器(23)、垃圾拾取轮(25)、负压空气泵(26)和垃圾箱(28)分别安装在下壳(8)的底部,前旋转扫地轮(19)安装在万向轮(17)的左右两侧,电池盒(20)安装在万向轮(17)的后面,负压空气泵(26)安装在下壳(8)的底部中间,垃圾拾取轮(25)和垃圾箱(28)安装在负压空气泵(26)的后面,拖地海绵(22)安装在垃圾拾取轮(25)的后面,距离传感器(23)安装在拖地海绵(22)的后面。
所述上壳(27)上还设有电源触头(3)和显示屏(6)。
所述前防撞罩(14)上还设有充电弹簧头(11)和红外探测器(29),充电弹簧头(11)设置在红外探测器(29)的下面。
所述万向轮(17)上设有防跌落传感器(18)。
所述拖地海绵(22)上设有容尘槽(24)。
还包括充电桩(30)。
所述充电桩(30)上设有三个红外线发射器(31)和充电触头(32)。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扫地拖地智能防撞智能充电与智能路线规划外,其特点是能感应火灾的发生,并将预警信号以网络电话形式通知给绑定的手机终端实现预警,同时,用户可以实行远程控制该机器人进行简单的视频检查。能远程控制机器人移动,很好解决了家庭防火,防盗和清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消防预警智能机器人的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传感器;2、超声波测距传感器;3、电源触头;4、火焰传感器;5、烟雾传感器;6、显示屏;7、燃气传感器;8、下壳;9、第一悬挂;10、摄像头声音传感器;11、充电弹簧头;12、第二悬挂;13、底层红外传感器;14、前防撞罩;15、操作按钮;16、第一主动轮;17、万向轮;18、防跌落传感器;19、前旋转扫地轮;20、电池盒;21、第二主动轮;22、拖地海绵;23、距离传感器;24、容尘槽;25、垃圾拾取轮;26、负压空气泵;27、上壳;28、垃圾箱;29、红外探测器;30、充电桩;31、红外线发射器;32、充电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95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